虽然看起来消费者对于运营商大力推广的IPTV似乎并不那么领情,但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却显示,中国IPTV市场正在酝酿它的一轮井喷行情。In-Stat公司数据显示,2005年还只有17多万用户的中国IPTV市场,将在今年迎来它的第83万个用户,并在明年实现大跨越,一举突破330万。而到2010年,观看IPTV的电视观众将达到630万,届时该市场年收入将增至8.8亿美元。
|
江振辉,NXP所有的系统都是双模系统。 |
如果按照这些调研公司所预言的那样,那么IPTV市场确实前途远大。“许多有趣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通过宽带DSL连接传输高质量的视频信号成为现实。”NXP家庭娱乐事业部数字机顶盒中国区经理江振辉表示,“解码技术正在不断统一,基础设施也是如此,这使得数字内容的网络传输成本不断减小。尽管要实现IPTV的所有承诺仍然需要克服商业和技术上的双重挑战,但全IP系统的确为电视观众的观赏与互动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渠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市场,IPTV推广仍然遇到许多障碍。直到今天,该技术留给中国消费者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采用IP网络来播放传统的模拟电视节目(TV re-broadcasting Over IP)以及视频点播(VoD)的阶段。“通过网络看电视”几乎成了IPTV的代名词。由于许多网络直播软件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使得该业务在领导潮流的年轻人群中就已经遭遇冷场。
|
Samuel M. Chang:IPTV的普及存在障碍。 |
“如果孤立来看IPTV的话,由于带宽制约了流媒体直播以及内容上的匮乏,IPTV确实不会像人们先前所期望的那样普及。它所能提供的游戏功能比游戏机少,而在视频方面,也与有线/卫星电视运营商之间也互不兼容。” 意法半导体(ST)公司大中国区机顶盒事业部高级经理金垣锡指出。他认为,上述情况在接下来的2到3年内不会有多大变化。此外,科性迅公司IPTV市场总监Samuel M. Chang也表示:“利用IP技术来重播电视节目的相关法律目前尚不明朗,这也是IPTV普及的一个障碍。”
未来数字家庭媒体中心
毫无疑问,如果只是通过IP网络看电视,那么对于普通观众来说IPTV没有任何吸引力。因此,要成为一项可行的具有前途的业务,IPTV必须仰仗于这样一个事实:消费者不仅能够通过它看电视,还能体验到传统电视网络(有线和卫星电视)所不能提供的多重增值业务。这包括:PVR、电话会议、家庭视频监控、第二代无线电视(Location-free TV)等等。是的,目前运营商仍然关注在电视广播和VoD业务,但Vweb公司市场、销售与支持副总裁谷群山认为,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运营商将会着手开发多重业务平台,以便将视频会议、家庭视频监控应用集成进去。“多重业务的布署很可能将会在2008年开始。同时,通过IP网络开展的VoD和电视广播业务也将继续增长。”谷群山说。
不过在中国市场,由于体制上的原因,IPTV和数字电视仍然在争夺用户。前者是电信运营商眼中的丰盛大餐,后者则由广电部门倾力推广。由于IPTV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在从事电视业务时面临广电部门的监管,从而使得IPTV的前途变得不那么明朗。从这个意义上说,DTV已经是IPTV的竞争者。
但TI数字视频解决方案业务开发经理张强举却认为,DTV和IPTV不存在竞争关系。他有三条理由:首先,DTV是中国的政策上支持和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的一种业务,而IPTV是纯商业运作的业务,两者在商业模式上不具备竞争的条件。其次,DTV主要是实现原来电视网络的数字平移,业务内容没有变化;而IPTV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电视体验,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网络应用的支持能力,两者在业务形态上也不存在竞争。最后,很多家庭都同时拥有IPTV和DTV,IPTV成了电视业务的一个补充,并没有形成竞争。
科胜迅的Chang也认为,DTV和IPTV之间并不存在竞争。“这是一对是互为补充的技术。”他说,“作为DTV的终端设备,消费者可能会在7年以后才考虑更换一台数字电视机。而IPTV终端STB更像是一款PC类的产品——由于PC的更新周期一般为3~4年,因此IPTV STB的升级换代也不会太慢。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数字电视机越来越多,市场需要更多的节目内容,IPTV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它能提供从VoD到非线性编程(Catch-up-TV)的各种业务。灵活的IPTV STB将会把许多数字电视机并不具备的功能纳入其中。”
由此看来,与DTV并存对于IPTV来说并非坏事。正如谷群山所言,DTV是电视广播业务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为了胜出DTV,IPTV运营商必须提供能够视频会议和家庭视频监控等其他业务,即令IPTV变身为一个多重业务平台。但目前来看,“将DTV和IPTV的融合在一起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做法。”不过,他也指出,这种融合能否成功,“与其将其归为技术问题,倒不如说是政策问题。”
NXP已经在为IPTV和DTV的融合做出努力了。江振辉表示,该公司所有的系统都是双模系统(同时具有处理IPTV和DTV的能力)。“双模系统将把各种流行功能结合在一起,从而以一种简便的方式将其提供给消费者。”他说。
IPTV搭上数字家庭的概念,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Chang指出:“永久在线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使得IP STB成为数字家庭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STB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诸如WiFi,MoCA,HomePlugAV等家庭网络技术将被集成进来,再加上大容量HDD的应用,这些都将促使IP STB成为数字家庭的一部分。”而金垣锡也表示,IP STB将成为未来的家庭媒体中心。“它能够提供融合了PC、DVD或家庭音频播放器、传统有线/地面/卫星电视STB以及游戏机等技术于一身的功能,同时还能连接和同步控制这些家庭多媒体电器。”
三种架构,SoC胜出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IP STB解决方案主要基于X86、DSP以及SoC三种架构。张强举表示,三种方案各有千秋。其中,X86架构为全软件实现方案,其特点是在支持多种音视频格式方面比较灵活,可轻松支持各项增值业务。不过,这种架构也存在着成本高、功耗高、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等缺点。相比之下,基于DSP核的半硬件方案除了能够灵活支持多种音视频格式,容易支持增值业务外,还兼具成本低,功耗低,安全性能高,稳定性高等优点,TI的Davinci就属于这种架构。此外,ASIC的SoC由于为全硬件方案,成本低,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但功耗稍高,且不能灵活支持多种音视频格式,不易支持增值业务。
ST和NXP也采用了DSP架构。江振辉介绍,NXP选择了一种专为处理多重视频流而设计的架构,能够处理包括H.264、VC1、MPEG2和MPEG4在内的各类编解码器。特别地,该公司还推出了针对AVS标准的DSP解决方案。而ST的金垣锡也认为,尽管由于解码可以采用软件轻松升级,X86架构拥有强大的CPU和灵活性等优势,但现在DSP的性能已经和X86不相上下,且耗能更小,集成度更高,功能也更丰富。“DSP的另外一个重要优势是,它能很容易的被嵌入到SoC中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应用。”金垣锡说。
不过,NXP的江振辉和科胜迅的Chang都认为,上述三种架构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成本。“三种架构并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Chang指出,“SoC方案可以基于X86或ARM架构,DSP也可以被使用在SoC中。”他表示,无论它是基于X86、ARM架构或者其他技术,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但最重要的是究竟哪种架构能在满足一定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高集成度以及低成本的优点将帮助SoC方案成为最终的主流架构。”
谷群山赞同这一说法。他指出,X86和DSP都是全编程器件,而SoC则可以看作是具有一定可编程能力的ASIC器件。在新标准的快速应用方面,X86和DSP的优势明显。不过,SoC的优点则是低成本、低功耗、更高的性能以及高度可靠性。“在新标准(如H.264)布署的初期,人们可能会倾向于采用X86和DSP,这是因为其良好的互操作性。”谷群山表示,“然而,一旦标准走向成熟,SoC将会很快占领市场。这是一场有关性价比的游戏。”
方案需完善,低成本是关键
对于IP STB半导体方案供应商来说,要加快该项技术的普及速度,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首当其冲的自然是IP网络中天生的丢包现象。由于丢包在IP网络中时常发生,因此在传输多媒体内容时,造成信号的不稳定。谷群山表示:“在一个不稳定的网络上提供稳定的业务将会是所有半导体方案供应商的主要挑战。”
来自ST的金垣锡指出,现有的方案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包括:编解码器还不能解码PC世界中已有的所有格式;各种消费类设备、电脑和其他外设之间的互联较差;视频会议或视频通信的能力有限。他表示,在现有或新产品上增加诸如WiFi、蓝牙等互联技术以及提高CPU的性能并不能在短期内克服这些问题。
不过更多更好的功能和性能将会使新产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此外,按照已有的经验,在某项技术进入大范围的布署之前,价格因素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Chang的意见综合了上述两点。“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满足成本目标的前提下提供适合于价值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灵活方案,并提供消费者所期望的功能与性能。”他说,“科胜迅在设计和供应高端系统解决方案上具有深厚经验。我们将使用这些专长在SoC中集成更多的功能,SoC能够减少整体系统成本,从而推动IPTV的普及和应用。”而张强举则更表示:“TI已经推出了低成本的Davinci IP STB解决方案,并正在开发下一代超低成本的IPSTB解决方案。”
是否易于升级、能否支持多重应用也是TI及其同行们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除了在吸引IPTV用户上不断取得进展,运营商也正在开发和推进IPTV系统的更多应用。更多的应用意味着更多的收入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扩展、易升级是该类系统的关键因素。”张强举补充道。
站在产业链的高度,NXP的江振辉认为,摆在IP STB半导体方案供应商面前的主要挑战还在于系统集成和对价值链的精深管理。他举例说,为了推动IP STB的普及,NXP已经建立起一个类似于MIPS或者ARM模式的产业链合作生态系统。除了NXP的关键芯片技术外,该系统还包括了知识产权、ODM、软件供应商。由于许多既有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构建模块,STB制造商仅需进行系统集成的工作即可。
群英荟萃,英特尔争食大蛋糕
就技术而言,科胜迅的Chang认为,目前市场对IPTV STB的要求主要有五点:1.高性能的CPU:大于600DMIPS,能够支持诸如Flash和JVM这样的浏览器功能。2.解码MPEG2、H.264以及VC1等当前的主流编码格式,在未来还要能够支持AVS。3.集成了USB2.0、HDMI、SATA等主要的I/O技术,以便降低系统成本。4.集成了DDR2、PCI等相关的存储器和总线技术。5.能够与卫星以及地面电视的前端元件接口,以便支持混合IP STB的条件接入系统。
PjJesmc
科胜迅是卫星和有线STB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IP STB市场,该公司目前主要有两款产品,分别为CX2427x和CX24500,主要针对新兴的HD IPTV市场。这两款方案皆基于ARM11内核,能够同时传输两路不同标准(如H.264、VC1、MPEG2)解码的HD数据流。同时还集成了包括DDR2、HDMI V1.3、SATA2.0在内的最新的I/O和存储器技术接口电路。Chang透露,该公司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款新的、成本优化的方案样片。“它将为H.264/VC1 SD STB市场提供ARM11的性能,同样也会提供USB2.0和HDMI v1.3的相关I/O接口。”Chang表示。
谷群山表示,Vweb公司的编、解码皆可用于IP STB。除了能够支持标清MPEG-1,2,4、H.263/H.264解码和MPEG-1,2,4、H.263编码的现有产品外,该公司未来还将提供囊括了所有MPEG标准在内的高清解码和标清编码芯片。
来看ST公司。针对MPEG2标清,这家在STB市场呼风唤雨的公司推出了带有基本互动功能的STi51xx 系列。其中,STi5107在最低成本下实现了硬件化的高级安全特性,而STi5100 也同样支持full 2 tuner DVR功能。至于MPEG4编解码器,面向高清的有 STi710x系列,而面向标清的则有STi520x系列。金垣锡介绍说,这两个系列拥有很高的集成度,可支持MPEG2、H.264、VC1和MPEG4 simple profile,并配有以太网、USB和SATA接口电路。据称,STi710x和STi520x占据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而在中国市场则有每季度10万片的出货量。
TI公司近期与联合信源公司共同推出了号称为业界首款同时支持AVS和H.264双解码的IPTV机顶盒(STB)单芯片解决方案HM2006。HM2006集成了联合信源的AVS解码算法,并采用TI的达芬奇技术DM644x系列,支持AVS/H.264/MPEG2/MPEG4/WMV的多制式视频解码。据称,TI的开放式达芬奇技术使添加视频功能如同API编程一样简单,不仅可使OEM厂商节省数月的开发时间并大幅降低整体系统成本,还可帮助运营商实现低成本投入与快速部署双效合一。
NXP目前提供两款STB系统解决方案:STB810和STB225。江振辉表示,STB810在设计方面赋予了制造商更大的灵活性。而STB225则因采用了最新的编解码技术而拥有更高清晰度的处理能力。这两款产品皆为双模设计,且都支持Linux和WinCE操作系统。此外,它们还都是节约成本的SoC芯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英特尔公司。在不久前举行的IDF上,该公司正式发布了针对IP STB优化的CE2110媒体处理器。毫无疑问,这个领域传统的半导体供应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潜在威胁。但英特尔在PC领域的垄断地位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在IPTV市场获得成功。金垣锡就表示,与PC相比,IPTV产业有着自己的特点。“IPTV并非电脑周边产品,我更倾向于将它划到消费电子的范畴。”他说,“由于消费电子半导体供应商提供给客户的价值链与服务同PC行业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IPTV市场,传统方案供应商比英特尔有更好的经验传承。”他强调,英特尔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它是否意识到两个领域的不同。
不过,大部分的厂家似乎都对英特尔的加入表示了欢迎。如张强举所言:“我相信任何新出现的方案都会对竞争者造成威胁,不过最终它对所有供应商都有正面意义。因为它会进一步推动市场,而真正的强者将会在市场起飞时获得利益。”而江振辉也表示,很高兴能看到新玩家进入这个令人兴奋的快速发展中的市场。不过,也许Chang的发言更能代表所有老牌STB方案供应商的心声。“我坚信IPTV的未来一片光明。英特尔发布基于ARM的SoC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他说,“市场增长很快,能够同时容纳多家供应商,我们期待成为该领域的领导厂商。”
责编:Que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