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几年RoHS的洗礼,中国大多数电子制造企业都已接受了绿色制造的概念,并逐渐将其贯彻到生产过程中。但随着“中国RoHS”——《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点管理目录的即将出台,以及欧盟对现有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可能会对制造商们造成新一轮的影响,同时,企业也会发现出自身更多的问题。
wJJesmc
中国RoHS重点管理目录有望年底出台,欧盟RoHS检测方法将统一
早在去年3月1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就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了,但只进行了“两步走”中的第一步,即对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EIP)进行标识,在产品上或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以及是否可以回收利用的标志等信息,而“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产品重点管理目录却迟迟没有出台。
|
陈俊东: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专人专项做环保。 |
最近,来自多方的消息表示,管理目录将在今年年底出台。管理目录一旦出台,就属于强制认证检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最初的送检完成之后,供应商和原材料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那么,怎样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保证最终产品达标呢?德国TüV莱茵(TüV Rheinland)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工业产品检测中心产品项目经理陈俊东表示,由于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所以管理目录中可能会先纳入零部件,再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逐步增加其他,其次该目录可能会像欧盟RoHS指令那样豁免一些产品。广大厂商都希望这份豁免目录能与欧盟的豁免内容保持一致,这样他们就不需要针对中国RoHS的要求再一次更改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
在操作方面存在问题的不仅是中国RoHS,影响范围巨大的欧盟RoHS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欧盟RoHS早已颁布,但其检测方法却一直没有统一,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各异,在一定程度上给RoHS的认证造成影响。比如,同一件产品,用A方法测出含铅量是1,000ppm(RoHS指令的最大允许含量),而B方法检测出来却为1,001ppm,这样就给认证带来了不便。不过去年12月14日,RoHS检测方法IEC 62321 111/95/CDV已通过表决,有望于今年秋天正式公布规范。
|
林正国:环保法令暂时的喘息,正是自身体制再完善的最好时机。 |
Intertek(天祥)集团亚太区事业开发总监林正国还介绍说:“欧盟RoHS目前正在进行审查的阶段,其中不乏各大利益相关团体及业者,针对是否新增管制物质及新增或删除豁免项目提出建议。欧盟RoHS修订的日程计划在2008年5月底前,由Oko-Institut公布最终版物质评估报告,10月底前提出最终版豁免清单提交欧盟执委会(EC),年底前会发布 RoHS 指令修正案的草稿,待各会员国同意后,才会正式公布修订版本,修订案及检测方法将趋于明确。预计欧盟RoHS将落实执法,且可能加入现有六项以外的其它有害物质。”
从产品认证到体系管理
欧盟RoHS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中国RoHS的重点管理目录也即将出台,企业面对这些越来越严格的绿色法规,又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电子制造厂商来说,随着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和各种检测认证机构的宣传与推动,在经历过一段“谈RoHS色变”的时期之后,如今早已没有了往日如临大敌的心态。林正国说:“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已制定相关的绿色规范,尤其以国际或地区性分支机构及国内中、大型企业最为积极。这些企业不但制定绿色规范,也积极举办内部训练、供货商培训,甚至导入QC080000或其它类似的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及供应链管理体系或软件,全面从管理结构做改善及提升。更有甚者,企业本身采购XRF(X荧光技术)设备或构建完整的有害物质化学分析实验室及完整监控整个产品制造的品管制度。但由于环保指令一直没有实际官方执法的信息,所以仍有一部分或较小型企业只是依照其买方的要求,消极性的提供证明文件,例如检测报告或是符合性宣告书,而并无系统性的导入。”
林正国进一步指出:“虽然目前有害物质执法力度不足,但其是否执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中国企业应重点关注导入全面性的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及有效的执行供应链管理。法令暂时的喘息,正是企业自身体制再精进的最好时机。”
|
代大山:制造企业应该在成本与规模中间找到平衡点。 |
对于这种现象,中国赛宝实验室市场拓展部副主任代大山博士则表示:“其实对于小公司来说,像大企业那样去建自己的实验室,组织专门的团队去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会增加很多成本,但是实际上,企业成本与企业规模是相关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做到量入为出的,这就需要企业自己在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小型电子企业的集中地,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激烈的竞争又使企业们纷纷压低价格,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薄,不少企业不堪生存压力,倒闭,外迁,这些中小型企业都似乎对环保这个“额外”的要求显得力不从心了。陈俊东说:“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尽管公司有专人负责管理环保方面的工作,但是相关的资料文件都没有书面存档,一旦有人事变动,原有的资料就‘失传’了。”
林正国表示:“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实际了解且有效执行该绿色规范的只是企业内部少数人,而且供货商也常一知半解。虽然依赖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服务可一时符合法令的要求,但企业本身的全面关注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他建议,企业要从采购、进料、制程、设备、品管、分析、研发、厂务及管理等部门一致性地投入和相互配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另外,TüV莱茵电气与电子产品服务经理曹永新还提到,企业还应当经常关注各种最新的法规,做到提前准备,有针对性地实施,不至于在风暴袭来之时措手不及。而且,目前各类环保法规名目众多,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及出口国的法规有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检测,要按需进行,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检测成本。
责编:Que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