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oT的概念被提出,其感知层趋于智能化的需求,注定会推动着传统传感器向可以感知和认知的智能化传感器发展。随着近年毫米波传感技术被多家行业领军的厂商用于智能传感器及高端化设备上,毫米波芯片的持续研发,结合多款产品的量产验证,得以让毫米波芯片的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持观望态度的一种方案商及设备厂商,也纷纷转向“有毫米波传感就用”的切实行动。nM0esmc
nM0esmc
图1:矽典微单发单收毫米波芯片ICL1112nM0esmc
为了让毫米波传感器变得简单易用,矽典微不久前发布的自研ICL1112 SoC芯片,作为全球首发的μA级24GHz单发单收毫米波传感器芯片,该芯片采用全集成CMOS架构,外围元器件少,兼具超低功耗(55μA)和超强探远能力(>150m)让传感器和终端更易部署。nM0esmc
此外,单发两收的ICL1122 SoC具备角度检测信息,更适合用于超远距离检测场景:例如新兴应用中的智能两轮车避障检测,在外卖送餐车、摩托车等两轮车的车尾和车头增加避障和防撞预警作用。在园区、路测等室内外场景中,超过150米的远距离检测能力,让安防监控和交通检测应用也能得到智能化的提升。nM0esmc
nM0esmc
图3:矽典微基于ICL1122 SoC的远距检测演示界面nM0esmc
降低能耗,强化“真”存在感知能力
在2023 IOTE物联网展的毫米波雷达论坛上,矽典微销售副总裁孟爱国发布了XenD106L低功耗生命感知毫米波传感器参考设计。其具备了低至于百μA级内的平均工作电流,可以支撑电池供电设备获得超长的续航时间。搭配矽典微生命存在感应算法,不仅能检测运动的人(0-8米,可配置),对微动、静坐、静卧的人(0-4米,可配置)依然能精准检测到,是真正的生命存在感应。nM0esmc
nM0esmc
图2:矽典微超低功耗生命存在传感器XenD106LnM0esmc
满足“生命存在级”的非接触式感应,是如何兼备低功耗待机和工作运行的?以XenD106L为例,该参考设计是一个电池供电的生命存在毫米波传感器,它主要使用在对电池续航时间要求非常高的场景,比如智能小家电、门锁门铃等应用场景。当检测场景内没有人时,保持数秒时间检测一次的频率低功耗待机。当有人或动物进入区域,再唤醒设备对其持续监控,目标在监测区域内不管是移动还是静止,都能通过呼吸检测的算法捕捉到,真正实现生命级存在感应检测。降低设备功耗的同时,电池供电的方式也免除外接电源线的摆放位置限制。让终端设备可以用更简洁易布局的方式,对场景实现智能检测升级。nM0esmc
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及毫米波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时,笔者还注意到一些24GHz产品覆盖了的部分应用市场。比如,之前的测速测距雷达的频率是基本在77GHz、79GHz,到现在使用24GHz的ICL1112 SoC就可具备更好的性价比;像园区、仓储等场景中配合IPC(网络摄像机)应用,运营方出于对性价比的考虑,可使用24GHz毫米波雷达产品,其成本低于77GHz/79GHz产品,性能又优于传统红外传感器。nM0esmc
随着毫米波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拓展,不难想象未来的智能生活中,少不了这样兼顾低功耗远距离探测的感知技术,能具性价比成本优势的24G毫米波传感器也必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跨向主动感知智能交互的新曙光。nM0esmc
责编:Clov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