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中西方科技对立到现在这种程度,中国半导体的海外并购还未止步,譬如闻泰科技刚刚买下英国的晶圆厂NWF。此前中国半导体的海外并购也取得过一些成功,如中资并购Ampleon,ISSI,豪威科技等等。目前阶段的海外并购或许可以实现商业和经济上的目标,但是试图通过并购获得关键技术已经完全没有可能。BT6esmc
近日,瑞典Silex向赛莱克斯北京出口MEMS技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申请,被瑞典战略产品检验局(ISP)否决。 这不是一桩司空见惯的中资并购的否决案,而是“儿子”否决“老子”的案例。BT6esmc
全资买下一个好儿子
Silex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大的纯MEMS代工企业。2015年赛微电子完成了对该公司的全资控股。 通过本次交易,赛微电子试图获得国际先进的 MEMS 工艺开发和生产平台,打通惯性导航产业链中核心环节,形成惯性导航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自主开发及生产高性能MEMS 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主要惯性器件的能力。BT6esmc
看上去确实是笔好生意。赛微电子在并购中小心翼翼,自始至终对Silex款款有礼,极尽笼络。在并购后,为了满足瑞典Silex部分员工(尤其是赴中国驻厂工作工程师群体)薪酬需要,专门设立新的公司。赛微电子还投入资金升级瑞典Silex,将Silex原有6英寸产线全部升级为8英寸产线,原有8英寸产线扩产,大幅提升产能。BT6esmc
借助中国资本和中国需求,Silex在中国市场获得极大成长。尤其在2019年疫情爆发之后,在相关模组强劲需求的拉动下,2019年Silex在全球MEMS晶圆代工领域跃居全球第一。BT6esmc
“儿子”不听“老子”
赛微电子能做的都做了。全资母公司倾其所有,给子公司带来滚滚真金白银的好处,该全资子公司反哺母公司了。BT6esmc
赛微电子在国内也拉开架势准备承接全资子公司的技术。在亦庄国投母基金及合作子基金的支持下,赛微电子投资20亿元打造国内首条MEMS体硅加工工艺8英寸代工生产线,计划在2019年第一期投产(1万片/月),到 2023年完全达产(3万片/月),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20亿元。 赛莱克斯北京(赛威科技子公司)确实也从Silex转移获得了具有10多项与MEMS产品晶圆制造相关的技术,如深度刻蚀、双面曝光、厚胶光刻、晶圆硅 -硅直接键合、晶圆共晶键合、特殊二维薄膜沉积、特殊三维薄膜沉积、MEMS高频传输线工艺等技术的部分技术文档。BT6esmc
正当核心技术的转移到了关键时刻,2020年10月,瑞典Silex收到瑞典战略产品检验局(the Swedish Inspectorate of Strategic Products,简称为ISP)的指令,瑞典Silex与赛莱克斯北京进行如下交易时,需要向瑞典ISP 申请出口许可:BT6esmc
(1)出口与MEMS制造、开发、测试或分析设备相关的技术、软件和产品,相关技术、软件和产品可用于 开发与制造MEMS产品;BT6esmc
(2)出口MEMS微辐射热传感器、MEMS加速度计、MEMS陀螺及其相关技术。 这正是赛微电子买下Silex的核心目的。本月初,赛微电子收到最终裁决,瑞典Silex的上述技术不得向赛莱克斯北京转让,且本判决不准上诉。自 2020 年第四季度起,双方的技术合作已经处于中止状态。尽管赛微电子雇佣当地律所,竭尽全力,还是未能挽回局面。BT6esmc
10月10日,赛微电子公告称,赛莱克斯北京 8 英寸 MEMS 产线,只能自主探索相关生产诀窍,“实现工艺成熟可能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成本;代工MEMS 晶圆品类的拓展将继续依赖于自身而无法通过瑞典 Silex 的技术支持实现加速;对于瑞典 Silex 原有的中国大陆客户,其向赛莱克斯北京转产的计划安排可能也将有所放缓。”BT6esmc
而在之前的公告中,赛微电子的表述更为详细:如自研8英寸MEMS产线,实现工艺成熟需要耗费数倍的时间与成本,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如无法获得瑞典Silex的技术支持, 则北京8英寸MEMS产线生产品类的拓展进程将被动放缓;此外,公司包括生物医疗MEMS器件在内的部分产品将无法获得技术文档等基础资料,需要完全自主探索。BT6esmc
如此以来,从2015年开始,6年来投入重金开始的这场技术转移大戏就此落幕。可能从财务回报上这个并购还是一笔好生意,但是从实现国内MEMS代工技术攻关的角度,则所获不多,甚至还导致未成熟产线过早铺开,造成资金积压。BT6esmc
技术为什么拿不来了
拿来主义对于半导体企业老总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一旦成功财务回报、社会效益滚滚而来。尽管海外并购一再受挫,人们还是难以割舍对它的浪漫幻想,一而再,再而三的试图通过并购来实现技术跃升。BT6esmc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成为境外公司的大股东,甚至全资控股就可以获得公司的完全控制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技术的使用权。即便受挫,还可以通过掺沙子的方式,实现管理层的人员置换,渐次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但由于半导体企业高度专业性,企业体系封闭的特性,在目前局势下,以上设想无从着手,技术上的拿来主义几乎无路可走。BT6esmc
首先,外企的技术、专利有本国或所在区域的法律保护,有严格转移审核机制,在前些年全球化为主基调的时候,或许有一些机会。而在目前中西方之间技术转移被严厉监管下,基本没有获批的可能,除非你所买的资产具有的技术,国内已经拥有。 其次,股权的多少,对于控制一个半导体企业没有太大意义。不要说实现了控股,或者单一大股东,甚至全资股东也只是名义上大股东,很难获得公司的实质控制权。股权大小对于境外半导体公司的控制几乎没有正相关性。国内曾经有一家公司收购欧洲一家Fab,然后向新公司派遣管理层,极其困难,几乎就是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哪怕最终派去一个名义上的一把手,也很难参与管理,更不用说获得技术。BT6esmc
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外企管理层抱团严重,铁板一块;其次西方工会能量巨大,对公司日常事务发挥很大作用。三,目前形势下,各国政府高度防范中国获得先进技术,但凡涉及并购公司的先进技术转移,人员裁减,一定会从严审核。 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资方插手公司的实际管理难度非常大。BT6esmc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有几点认识:BT6esmc
一,我们要放弃通过股权控制公司的幻想。对于半导体产业领域的海外并购,或者与境外公司的合作项目,不能从股权大小来考虑对公司的掌控程度,一定要具体看管理层的情况。在考量实质控制权时,股权起不到决定作用,甚至连重要性都谈不上;BT6esmc
二,我们要放弃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技术转移的幻想。不要以为通过互惠双赢的合作,通过市场转移,能够换取技术。除非无关紧要的、你已经掌握的技术,如果是关键技术,甚至牵涉到敏感技术,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BT6esmc
三,对于境外公司尤其境外公司与大陆合资在大陆设立的子公司,更要清醒认识。不要以为大陆方面是大股东,而且公司在大陆本土,就想当然地认为公司的控制权握在我们手中,就想当然地以为对合资公司有话语权,公司对国家利益有自觉意识,这并不尽然,关键要看公司管理层的成分,公司的实权握在谁的手中。BT6esmc
总而言之,通过广结天下善缘,来助力中国半导体技术攻坚的初衷,在前些年是没有错。但在目前阶段,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我们是时候衡量拿来主义付出几何,真正拿来的又有几何?如果将这些资源坚定地投放到自力更生,是不是收益更大,未来更为光明?!BT6esmc
责编:Clov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