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外资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内部垂直一体化已经不是主流形态,更多是与中国内资制造业企业形成合约式的供应链关系。部分内资企业成为外资供应链生态圈中的一员。这一现象,与前文提到的外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下行,可以互相验证。从总量上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并没有下降;但从结构上看,外资供应链的组织方式,正从内部垂直一体化向外部合约供应商演变。这一动向,当然是值得关注的。eQuesmc
外商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强劲,特别是在研发、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规模显著攀升。但服务业通常是轻资产,制造业才是重资产。内地制造业以外部合约供应商的方式融入外资全球供应链,一方面说明中国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具备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供应链纽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在疫情冲击、外需收缩和地缘政治冲突的不利条件下,内地制造业企业很容易失去订单。eQuesmc
四、供应链重组:“中国加一”策略 eQuesmc
这几年,欧美商界广泛讨论所谓“中国加一”(China Plus One)供应链重组策略。概念上,这一策略的要点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办厂的基础上,寻找另一处地方(例如东南亚或南美)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对中国生产的“备份”。eQuesmc
我在调研中发现,简单的搬迁,不可能成为外资重组供应链的主流方案,因为它不符合商业逻辑。冷战以后,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中国成功地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生产中心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在仍然具有商业利益的前提下,高调撤离中国市场,无异于政治表态,是一种愚蠢的经济行为。eQuesmc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外资企业对其在中国的业务前景越来越感到不安,这种不确定性催生了“中国加一”策略的形成。从外资的角度,至少在短期内,这一策略似乎可以鱼与熊掌兼得。一方面继续享受中国在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生态等方面的好处,另一方面出于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考虑,为未来可能的“脱钩”做好灾难备份。eQuesmc
我认为,“中国加一”策略,正在成为外资供应链重组的主流方式。深究这一策略背后的动机,至少有四个可以识别的因素:一是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二是政策风险,根源是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三是供应链灵活性,尽量避免对单一供应链的过度依赖;四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相结合,不激发与东道国的直接矛盾。eQuesmc
今年以来,外资的“中国加一”策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过去几年,外资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加一”布局已经悄然展开,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和印尼,南美的墨西哥,均成为“加一”的热门选项。今年以来,内地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外资供应链上的内资企业开始感到明显的压力。过去两个月间,我分别与上海、深圳、青岛、苏州、泉州、长沙的企业家深入座谈。其中一个发现,就是那些在外资供应链上的生产商,都面临在海外建立“备份”的要求。例如,华东一家为某头部电动车配套的供应商,在外资的要求下,准备在墨西哥“备份”一间生产基地。苏州一家为某外资手机品牌配套的企业,也面临来自外方同样的要求,计划在东南亚设厂。如果不这么做,外商威胁将缩减订单。eQuesmc
五、总结:几点启发eQuesmc
首先,宏观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并未显示任何“脱钩”迹象。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对外资仍然具有巨大吸引力,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eQuesmc
同时,必须承认,宏观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导。来源于中国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资绝大部分是内地资本的“返程投资”。穿透至最终的资本所有者,一个合理的判断是,国际资本对华直接投资已经开始放缓。eQuesmc
而且,从全球供应链看,外资在中国的制造业新增投资明显减少。这点可以从规模以上外商工业企业数目的减少得到印证。这说明,外资新增生产布局可能已悄然改变,内地企业的参与方式正由内部垂直一体化逐步过渡为外部合约供应商,与全球产业链的粘性下降。eQuesmc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加一”策略似乎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重组的主流方案。“脱钩”不大可能是外资基于经济理性的主动选择,而更可能是外国政客操弄的结果,例如近期出台的美国芯片法案。目前还看不到外资大规模主动从中国撤离、迁往海外的迹象。除非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显著升级,否则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告别。eQue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