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中、日、美、韩、德国长年名列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前五名,预期2025年将持续执行总计130亿美元以上的相关计划。从人形机器人角度分析,美国市场的机器人AI生态圈较完整,中国市场则聚焦建立供应链,预计未来的产品价格和应用将更加多元。j7vesmc
j7vesmc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目前美国业者主要机器人研发项目包括智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太空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由Tesla(特斯拉)、Boston Dynamics(波士顿动力)等厂商主导,首要投入制造、仓储、物流领域。在技术方面,美国业者专注于AI训练,如开发首款能针对人形机器人上半身高频控制的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模型、导入Google Gemini 2.0提升空间理解能力,以及与NVIDIA(英伟达)合作,通过增强学习改善步态平衡。j7vesmc
观察人形机器人的芯片布局,Qualcomm(高通)、NVIDIA等厂商产品涵盖云端到终端,运算能力可达150 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以上,高阶MCU亦有TI、ADI的解决方案,使得美国的机器人AI生态圈相对完整。j7vesmc
中国2021年提出“十四五”规划,将机器人产业为发展重点,陆续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聚焦供应链与关键零组件自主开发能力。至今中国市场在整机端已有宇树、傅利叶和优必选等厂商,占机器人整体成本约55%的“运动层”,亦有众多厂商布局空心杯电机、6D力矩感测器、谐波减速器等。j7vesmc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恒立液压、新剑传动、兆威机电等不仅对中国市场需求可稳定供货,也已打入海外大厂供应链或进入送样阶段。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地,未来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格制定、须拉高电力的阶段,电池将成为其重要优势。j7vesmc
从人形机器人主要产品技术规格来看,美国厂商产品因应工厂应用需求,多以负重与续航力见长;中国业者以多元部署为主轴,致力提升全身与手部自由度。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从政策重点、产业优势到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如同现行的高资本与低成本的AI竞赛。在此背景下,预期未来五年人形机器人商用产品将呈现显著的价格差异与应用分级,区域生态圈的形成也将促使本地生产和产业本地发展的情况更加明显。j7vesmc
责编:Mom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