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短期过剩,长期趋势向好

汽车芯片:短期过剩,长期趋势向好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供需变革。从疫情期间的严重短缺到如今的产能过剩,这一行业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从极端短缺到过剩的戏剧性转变。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加速,汽车芯片市场仍被长期看好……

近年来,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经历了剧烈的供需波动。疫情期间的芯片短缺曾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而如今,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和需求的阶段性放缓,汽车芯片市场又迎来了产能过剩的挑战。然而,从长期来看,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汽车芯片市场依然充满机遇。FDSesmc

2020至2022年疫情期间,全球汽车芯片严重短缺,车企为应对供应链中断,大幅增加了芯片库存,甚至签订了“不平等”采购条约以确保供应。同时,芯片企业为了满足激增的需求,加速扩产。中国汽车芯片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几十家激增至2023年的300多家,低端芯片产能快速扩张,尤其是MCU和PMIC等通用型芯片,由于门槛较低,工艺制程要求不高,在市场整体增长放缓时容易形成库存积压。FDSesmc

2023年后,全球经济疲软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尤其是欧美市场,终端需求下降,而前期扩产的产能持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3%,但欧美市场增速放缓,欧洲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增长1.85%,渗透率下降,原因包括利率上升、补贴取消等。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砍掉了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进一步减缓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FDSesmc

全球竞争与政策干预、车企策略调整也加剧了汽车芯片产业过剩。美欧日韩通过补贴吸引芯片巨头建厂,但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加剧了过剩。中国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发展,但部分领域出现超前投资。车企方面,受疫情期间芯片短缺影响,汽车厂商从“零库存”转向超额备货,加剧了供应链波动。而需求疲软后,库存难以消化,进一步压制了新订单。FDSesmc

近期,一些产业链企业的销售报告印证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恩智浦披露,汽车行业半导体芯片消费量同比下降6%。德州仪器、安森美等企业财报也显示,工业和汽车领域需求下滑导致业绩恶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表示,客户汽车芯片库存过剩压力仍在,2024年第四季度仍待消化,旗下EyeQ高级驾驶辅助芯片供应过剩量高达600万至700万片。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一季的营收初步估计将比去年同期锐减约50%,2024财年营收为16.5亿美元,低于先前预期的25.8亿美元。FDSesmc

尽管短期内汽车芯片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自动驾驶系统需要依赖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系统以及控制单元之间的高速通信,这要求以太网芯片等高性能芯片的支持。此外,电动汽车的动力管理系统也需要大量半导体芯片。FDSesmc

行业机构群智咨询认为,汽车芯片市场目前处于去库存阶段,预计到2025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库存水平将回到健康状态。这种周期性调整可能会在短期内缓解供需矛盾,为未来的需求增长创造条件。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FDSesmc

汽车芯片市场正经历着短期的产能过剩与长期增长潜力的双重局面。尽管当前的库存压力和需求波动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但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未来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短期波动中保持竞争力,同时抓住长期增长的机遇,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FDSesmc

责编:Elaine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