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目科技和图森未来,跌倒在2025年的春天…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尽管当前汽车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但已有部分企业进入“淘汰赛”。2月10日报道,曾估值超90亿元的智能驾驶明星企业——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纵目科技”),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并被曝欠薪、社保断缴、创始人跑路,高管集体离职,其上海总部大楼被断电封楼。hheesmc
无独有偶。2月19日消息,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TuSimple)被曝广州部门关停、准备进入解散清算流程,且广州总部已封楼。hheesmc
这两家企业的近期动态反映了自动驾驶企业在行业洗牌、战略转型及管理危机中的多重困境。hheesmc
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唐锐,出生于1976年,汉族,美国国籍。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22.47亿元人民币,联想、小米、君联资本等巨头纷纷押注,估值超90亿元,成为泊车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hheesmc
从去年11月开始,纵目科技的崩塌早有预兆。hheesmc
当时,公司进入“低功耗模式”,员工仅能拿到最低工资且封顶1万元,工资发放从次月10日延迟至25日,并取消了2023年的绩效奖金以及暂缓发放2024年的13薪。时间很快到了12月,纵目科技已连续数月未能按时发放员工工资,社保和公积金也被断缴。由此,纵目科技的困境从降薪发展到了欠薪。hheesmc
hheesmc
2025年1月24日,唐锐公开表示节前明确不会有新的融资进帐,并建议大家可以离职,自行缴纳社保。1月26日,纵目科技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宣布不再发放工资与缴纳社保,正式“停摆”,同时开始全员春节放假。甚至有员工向媒体透露,公司法务、HRD、财务、出纳等几名高管私下划走子公司账户的88万客户回款给自己发完全薪后“跑路”。hheesmc
1月27日,纵目科技掌握公章的高管集体离职,并在离职流程中“秒批”,导致普通员工无法正常办理离职手续。同日,税务机关向蚕丛机器人(纵目的充电机器人业务)下发通知书,其中提到“你公司欠缴2024年12月社会保险费金额1696913.92元”。‘hheesmc
1月28日起,唐锐失联。春节假期后,2月8日,纵目科技员工收到通知,公司将在当天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需在此之前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hheesmc
据悉,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在出面解决问题。hheesmc
创立于2015年的图森未来,从成立之初就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目标是推动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2021年4月15日,图森未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40美元,股价巅峰时期曾一度冲高至接近每股80美元,市值最高约160亿美元。hheesmc
从2022年起,图森未来就开始陷入无尽的混乱与危机之中。首先便是高管之间激烈的权力斗争,一边是主张“扩张”的CEO、CTO兼总裁侯晓迪,另一边是计划“节省的”前CEO吕程,双方在在经营策略上存在极大分歧。hheesmc
高管内斗的同时,图森未来还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64亿美元,毛亏损为50万美元。为了缓解财务压力,图森未来不得不开启裁员之路,在2022-2023年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裁员,这对公司的研发进度和团队士气都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hheesmc
在重重危机之下,图森未来于2024年做出了一系列战略调整,试图扭转局势。2024年12月19日,图森未来正式启用全新品牌名称“CreateAI”,正是从自动驾驶转型至游戏产业。hheesmc
然而两个月过去,图森未来的广州总部被曝“关停”“已封楼”。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关于公司关停及后续安排的通知》,“由于近期对公司管理层的例行审查中发现若干问题,为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集团总部决定正式介入调查。在此过程中,广州管理层推诿阻挠,拒不配合,甚至出现了员工私自拷贝材料疑似窃取公司机密文件及办公室大门被锁的情况,直接导致公司业务无法继续开展。因此总部决定广州部门进入解散清算流程。”hheesmc
hheesmc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事件,图森未来总部的解释是:“公司一直在用AB团队进行游戏测试,结果广州团队达不到3A游戏质量标准,所以放弃广州办公室和团队,启用其他团队进行后续开发,对项目进展几乎没有影响。”hheesmc
一连串的消息给自动驾驶行业带来叠加伤害,自动驾驶真的“输了”吗?笔者认为,未必。hheesmc
原因一:自动驾驶进入期中考hheesmc
客观了解现状,还需要放到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里去理解。目前,自动驾驶目前处于Gartner曲线的第三阶段初期(泡沫破裂低谷期),正在缓慢爬升,这个过程会有阵痛。这一时期里,市场对待企业的标准也在改变,之前市场接受企业只讲故事,现在需要企业亮出成绩单。hheesmc
当下,由于道路场景复杂,即使现有技术已经实现了90%以上场景的自动驾驶,但剩下10%的长尾场景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自动驾驶就无法落地。也正是因为技术上的长尾问题,让自动驾驶商业化始终无法破局,所有投资者都在重新审视这个被过度包装的前沿技术。hheesmc
可以看到,曾跟风而起的很多初创企业,尤其是技术、组织架构等内在制度不够完善,且抗风险能力较小的公司,在风浪来临时陆续被淘汰。与此同时,一些成立时间较久、经历过自动驾驶的跌宕周期、逐渐摸索出商业模式的公司正在积蓄力量,以期脱颖而出。hheesmc
原因二:烧钱的智能驾驶hheesmc
智能驾驶到底有多烧钱?据了解,华为智能驾驶相关的费用每年高达10亿美元,累计支出早已超过百亿美元;而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高达千亿人民币。hheesmc
对于智驾创业企业而言,如果造血的速度无法填上研发投入的坑,结果就是亏损不断。hheesmc
以图森未来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64亿美元,毛亏损为50万美元。尽管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可商业化进程缓慢,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持续的巨额亏损让公司的现金流愈发紧张。hheesmc
同样的,盈利是纵目科技面临的首要难题。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的营收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同期,纵目科技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82亿元、4.77亿元和5.16亿元,三年净亏损合计超过了13亿元。2021年至2023年,其经营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4.76亿元、-5.88亿元和-4.12亿元。hheesmc
hheesmc
如果想要继续坐在牌桌上,那就需要获得更多资金,hheesmc
纵目科技三次IPO失败,2017年新三板挂牌后数月便摘牌;2022年11月转战科创板,2023年9月撤回申请,原因可能是持续亏损且客户集中度过高;2024年3月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个月后失效,使投资人失去耐心。hheesmc
那么已经成功上市的图森未来,在内忧外患下,股价也一路暴跌。到发布退市公告后,股价每股跌至0.49美元,市值仅有1.13亿美元,资本市场对其信心降至冰点。hheesmc
两家公司的案例反映了初创企业的挑战,比如过度依赖融资,未能实现自我造血等。这些因素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尤为致命。hheesmc
原因三:“人祸”——内部管理hheesmc
纵观这两家智驾企业落败的共同原因之一,还有内部管理混乱。高管挪用资金、团队内斗等事件反映初创企业需强化合规与风险控制。hheesmc
在1月26日,纵目科技还发生了一件让员工们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事情——8位高管在转走公司账上88万元后集体离职,并带走了公司的公章。hheesmc
根据纵目创始人唐锐在公司群里的发言,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8位高管私自分走了公司88万余元。在其提供的7人名单中包括公司法务总监、财务总监、人事总监以及蚕丛机器人总经理。据该员工透露,除名单上的7人外,还有公司联席CEO,当时联席CEO拥有公司的决策权,因此这笔钱之所以能被转走,是被联席CEO批准的。hheesmc
而图森未来的团队内斗更具戏剧性。2022年10月31日,公司CEO、CTO兼总裁侯晓迪突然被罢免职务(但仍保留公司董事的身份),一个月后,联合创始人陈默与前CEO吕程回归。hheesmc
据了解,吕程与侯晓迪在经营策略上存在极大分歧,侯晓迪希望大力投入资金推动自动驾驶卡车落地,而吕程则计划节约10亿美金维持5年经营。2023年3月,侯晓迪正式宣布离职。hheesmc
2024年,混乱仍在持续。侯晓迪要求董事会立即清算公司,并将剩余的4.5亿美元资金按比例返还给股东,这一请求将公司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hheesmc
纵目科技与图森未来的命运不仅是企业的沉浮,更是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洗牌的残酷缩影。如今,车企“去Tier1化”,特斯拉、华为、蔚小理等自研派崛起,传统供应商生存空间被挤压;资本理性回归,从“赌赛道”转向“看盈利”;技术迭代迅速,唯有全栈自研者能存活。hheesmc
而智驾企业在技术、资本与战略管理上的多重挑战:技术护城河需持续迭代,资本依赖需转向自我造血,战略转型需审慎评估资源匹配性。行业洗牌期已至,唯有兼具技术壁垒、稳健现金流和灵活战略的企业才能生存。hhe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Intel的出售计划似乎正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其与AMD之间的广泛交叉授权协议。这一协议的存在,使得Intel的任何出售或合资计划都必须获得AMD的点头同意,否则将寸步难行……
国际电子商情19日讯 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柔性显示基地以5.039亿元人民币拍卖成交,买家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HKC)。这一交易标志着柔宇显示的正式退出,同时也为惠科在柔性显示领域开辟了新赛道。
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计划对进口汽车、芯片和药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一举措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紫光国微的高层人事调整颇为频繁。
国际电子商情19日讯 AI Pin折戟后,Humane以1.16亿美元“卖身”惠普,AI业务迎来新转机。
韩国国会周三批准了《K-Chips法案》,通过税收激励和政策支持增强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三星和SK海力士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微控制器(MCU)领域曾长期被国际大厂所主导,它们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广泛的市场布局,在过往的岁月里收获了丰厚的业绩回报。然而,2024年,这一格局发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转变,国际MCU大厂在这一年纷纷陷入业绩困境,财报数据惨淡、利润下滑、营收缩水等问题接踵而至。是什么因素让这些行业巨头遭遇“滑铁卢”?2025年会不会出现触底反弹?让行业从业者十分关注。
由于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缺乏一致的标准,有的企业制定针对特定地区的AI战略,这将限制人工智能的可扩展性和效益。
国际电子商情18日讯 英国高等法院本月驳回了一家中资企业的临时禁令申请,该企业被要求出售其在苏格兰芯片设计公司FTDI的股份。这一裁决不仅标志着英国政府在国家安全框架下对外资收购的严格审查态度,也凸显了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科技产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日本是全球最早发展移动通信的国家之一。
目前讨论仍处于初步阶段。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批发收入达到1199.46亿美元,同比增长0.8%。
当前,第三代半导体在碳化硅、氮化镓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发展,与此同时第四代半导体也在悄然积蓄力量。
Feb.19,2025 产业洞察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2024年全球LCD电竞显示器面板(刷新率144Hz以上)出货量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个内含4,096个微孔电极阵列的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CMOS)芯片,可记录多个神经细胞
近年,印度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正受到极大关注。
据CINNOResearch数据,2024年国内消费级XR市场在AR设备推动下实现四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1%,但全年销量同比下降25
受政策监管和市场环境影响,自2024年开始,中国IPO项目有所减少。不过,在融资方面,半导体企业依然活跃,且延续至202
Canalys(现为Omdia的一部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东(不包括土耳其)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强劲,实现14%的增长,几乎是全
TechInsights平台上最新发布了T1-2025 DRAM视频简报。
春节期间,国内补贴政策持续释放效能,市场需求在短期内维持旺盛,推动大尺寸面板价格在今年1月持续上涨……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5汽车行业报告(Automotive Industry 2025),排出“2025
2025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市场将迎来变革之年,出货量将达到5.33亿台,比2024年的4.94亿台增长8%。
回望2024,人工智能(AI)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显露无疑。去年,数据中心对AI计算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将促使行业采用更
国产CIS公司思特威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61亿元,同比增长103%-113%;预计归属于母公
作为行业领先的AI网络全栈式互联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奇异摩尔给出了一套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基于高性
最近DeepSeek爆火,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也让大家对国产AI的关注度持续攀升,DeepSeek作为国产AI领域的杰出代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2025年2月18日讯 – 深耕于高压集成电路高能效功率变换领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2月25-27首次亮相2025 SPS广州国际智能制造展(展位号:4.1号馆 F13号展
新业务部门于2025年1月1日生效。
英飞凌位于曼谷南部沙没巴干府的新后道厂破土动工,该厂将扩大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布局。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