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好王玉成与《国际电子商情》:四十年产业同行

“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IIC上,我有幸拿到一本《国际电子商情》杂志。当时我还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在3月28日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深圳市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玉成博士分享了他与《国际电子商情》的深厚缘分。

wDfesmc

深圳市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玉成博士wDfesmc

“1985年《国际电子商情》创刊,那时我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读书,后来又到北京大学读博士,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大学当老师。”王玉成与《国际电子商情》的首次结缘发生在29年前。wDfesmc

他娓娓道来:“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IIC上,我有幸拿到一本《国际电子商情》杂志。当时我还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虽然这本杂志印刷得非常精美,但是上面有很多东西我看不懂,因为我的专业是核物理不是电子。”wDfesmc

“后来,我的一位北大校友从美国回来,他当时在一家供应商原厂工作,在同学聚会上他问我‘能不能从学校出来,加入他的公司卖东西?’”,这个“东西”是电脑里面的芯片,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在中国是一个大热门。wDfesmc

1998年,王玉成从北京邮电大学辞职,投身商业领域。1999年底,他选择深圳作为创业起点,成立了公司(即深圳市北智高电子,如今是好上好的子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2022年成功登陆主板市场。wDfesmc

根据王玉成博士的介绍,公司从当初两三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500人的团队,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跻身为国内第一梯队的本土分销商。在这整个过程中,《国际电子商情》一直是他事业发展的得力助手,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业务机会和宝贵的行业信息。wDfesmc

王玉成博士将《国际电子商情》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wDfesmc

第一阶段(1985-2000年),该杂志主要致力于将海外先进的电子行业资讯引入中国,为国内电子工程师接触国际新产品搭建了桥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当时,国内对“分销商”这一概念了解甚少,行业内的业务往来主要依赖香港的贸易商。wDfesmc

第二阶段(2000-2015年),是中国本土分销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国际电子商情》杂志成为了原厂和分销商展示自我、寻求合作的重要平台。许多分销商通过在杂志上投放广告,吸引了原厂的关注,从而获得了宝贵的合作机会。对于当时的本土分销商来说,广告是他们拓展业务、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wDfesmc

第三阶段(2015年以后),随着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的不断涌现,以及信息化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分销商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高效化,《国际电子商情》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如今,该杂志致力于将中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到全球,这不仅是媒体的转型,更是其使命的升华,即促进中国和全球电子产业的共同发展。wDfesmc

责编:Clover.li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李晋
国际电子商情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市场及供应链趋势。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