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尚义批英特尔已彻底沦为“Nobody”

近期,台积电前联席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在公开场合多次炮轰英特尔,称其已从半导体行业的“王者”跌落为“无名小卒”(Nobody),这一言论引发行业震动。

近期,台积电前联席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在公开场合多次炮轰英特尔,称其已从半导体行业的“王者(King)”跌落为“无名小卒(Nobody)”,这一言论引发行业震动。gbcesmc

蒋尚义指出,英特尔在先进制程技术和成本控制上全面落后于台积电,3nm工艺良率仅为65%,而台积电同期良率已达90%,且每片晶圆成本高出40%。他直言,英特尔若想突围,需放弃与台积电正面竞争,转而并购成熟制程企业(如联华电子、格罗方德),通过技术互补在汽车、物联网等细分市场重建优势。gbcesmc

作为台积电技术发展的关键推动者,蒋尚义曾主导0.13μm至16nm等关键节点的研发,其言论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他强调,台积电的核心优势在于庞大的客户生态(覆盖苹果、英伟达等数百家企业)和高效的生产速度,而英特尔作为IDM模式的代表,既要兼顾芯片设计与制造,又需承担代工业务亏损,导致竞争力被稀释。数据显示,英特尔代工部门2024年亏损高达188亿美元,市值仅为台积电的1/568。gbcesmc

三重困境:技术、战略与财务

蒋尚义认为英特尔的痛点首先是技术追赶乏力。英特尔18A制程(对标台积电2nm)量产时间多次推迟,虽宣称 “领先台积电一年”,但实际良率和成本表现均不及预期。其High NA EUV光刻机的部署虽被视为未来希望,但短期内难以扭转颓势。其次是战略摇摆。前CEO基辛格力推的IDM 2.0计划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但三年投资超千亿美元后,代工收入不增反降7%,客户甚至公开质疑其技术可靠性。最后是财务压力。2024年英特尔净亏损188亿美元,市值缩水至895亿美元,仅为英伟达的 1/30,裁员1.5万人并出售非核心资产成为无奈之举。gbcesmc

2024年9月,基辛格因业绩未达预期“被退休”,新任CEO陈立武虽强调 “恢复英特尔作为世界级产品公司的地位”,但尚未公布明确转型路径。行业普遍认为,陈立武需在成熟制程与先进封装领域寻找突破口,而非继续与台积电硬拼。gbcesmc

蒋尚义的言论并非孤例。台积电前研发高管林本坚直言,台积电的客户生态和生产速度是 “难以超越的壁垒”。而英特尔的困境,更被外界视为美国芯片本土化政策的 “副作用”。尽管博通、英伟达等企业为响应政策不得不测试英特尔的18A技术,但实际合作仍停留在“评估”阶段。有分析师指出,英特尔代工业务更像是“行业税”——美国企业被迫支付高额成本以支持本土制造,却难获技术回报。gbcesmc

市场对英特尔的“拯救方案”亦充满争议。2025年3月,台积电被曝计划联合英伟达、AMD等五家企业合资运营英特尔工厂,台积电占股50%。但该提议被质疑为“拉友商下水”,因英特尔工厂技术落后且亏损严重。台积电董事刘镜清更直言:“台积电和英特尔就像柴油与汽油,难以混烧。” 此外,博通收购英特尔芯片设计部门 CCG的传闻虽引发股价波动,但尚未有实质性进展。gbcesmc

未来出路:并购与合作或是唯一选择

蒋尚义建议的并购成熟制程厂方案被部分分析师视为可行路径——成熟制程(如28nm)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仍有稳定需求,若英特尔能通过并购快速补足产能,或可在细分市场建立新优势。此外,与台积电合作或引入外部技术支持(如共享N3/N2制程),亦可能缓解其技术压力。gbcesmc

然而,并购与合作均面临挑战。成熟制程厂如联华电子、格罗方德自身亦在寻求转型,并购成本高昂;而台积电对英特尔工厂的兴趣有限,更倾向于自主在美国建厂。陈立武上任后虽强调 “以工程为重点”,但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成本控制,仍是未解难题。gbcesmc

蒋尚义对英特尔的批评言论,折射出半导体行业在技术迭代、商业模式变革与地缘政治博弈交织下的复杂格局。可以预见的是,半导体行业当前正从“垂直整合”向“生态协同” 的范式转换,未来,行业竞争将更依赖 “技术+生态+政策”的综合能力。gbcesmc

责编:Lefeng.shao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