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自动辅助驾驶、辅助驾驶、无人驾驶……你分得清吗?
国际电子商情2日讯 近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汽车在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伤亡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可靠性、人机协同机制及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广泛讨论。6Xzesmc
不过由于目前案件仍在调查过程中,事故原因和最后的责任归属尚不明确。今天我们聊一下自动驾驶的分级名称。6Xzesmc
4月2日消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近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别让自动驾驶变成文字游戏。其表示: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L2和L3什么的用户听不懂,都是专业话术。 建议统一名称: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6Xzesmc
他还强调,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并表示称, “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6Xzesmc
事实上,国家层面上已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统一的中文名规范。6Xzesmc
2021年8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公告2021年第11号文),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6Xzesmc
6Xzesmc
该标准参考了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级别划分标准,即0-5级的分级框架。6Xzesmc
不难发现,0级至2级属于辅助驾驶,是需要驾驶员与驾驶自动化系统一同操控;而3级至5级才是自动驾驶,驾驶任务可以完全由系统操控。6Xzesmc
6Xzesmc
6Xzesmc
诚然,如果不是对于智能驾驶技术有了解的专业人士,从目前车企的宣传上,已经无法判断智能驾驶的技术到底发展到哪一个地步。但我们回过头看,既然国家层面有明确的分级标准,为何各家车企并没有统一规范?哪些监管措施亟待跟上?值得业界的深刻反思。6Xz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乐金显示广州LCD8.5代线在4月1日正式交割至TCL华星,并改名为t11。至此,TCL华星将拥有2条6代、4条8.5代、1条8.
复杂国际形势以及半导体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大环境下,近年半导体产业高层人事变动频频。近日,华润微、Wolfspee
近日,碳化硅和氮化镓领域频传专利突破喜讯,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取得关键进展,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这
海信视像、康冠科技、伊戈尔、长方集团四家LED相关企业发布2024全年业绩报告。
近日,上海在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并且推出2支500亿元基金,同时签约21个重点产业
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最近市场出现一些半导体并购案例,是不是盼望已久的并购春天要来了?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一季下游品牌厂大都提前出货因应国际形势变化,此举有助供应链中DRAM
三星电子近期释出强烈信号,计划透过积极的并购战略重振公司发展。
Microchip此次出售的决定与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Micro/Mini LED、车用LED、农业照明和UV / IR LED市场等领域仍保持增长。
当地时间3月18日,被称为“AI界春晚”的英伟达“GTC 2025”正式开场。
中国企业在集成 AI方面更具优势,采用率更高,时间更长
侧面操作的SMT带钉选项为电信、消费电子产品和家庭自动化设备提供更高的安装强度。
三十载精“芯”“质”造,阔步新征程。日前,英飞凌无锡工厂迎来了在华运营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历经三十年的深耕
史密斯英特康宣布,其位于突尼斯的工厂将扩大线缆束的生产规模。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满足行业对高品质线缆束解决
尽管备份积极,消费者仍面临存储空间不足、耗时过长、认知不足等挑战
紧凑型1000 Vdc SMD保险丝为电池管理系统和高压DC-DC转换器提供可靠过流保护
驱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打造多场景视觉感知融合应用
高功率密度模块使大型望远镜能够追溯宇宙历史。
David Sheridan博士在接受《电子工程专辑》的采访中提到,SiC技术的成熟与电动汽车的普及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TE对于道德、合规和治理项目的承诺持续获得道德村协会的认可
德州仪器近日推出了全球超小型 MCU,进一步扩展了品类齐全的 Arm® Cortex®-M0+ MSPM0 MCU 产品组合。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大的价值。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