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自动驾驶汽车真正到来之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大家对行车安全更加关注,智能汽车搭载ADAS系统几乎成了标配,这导致ADAS成为车企竞争、抢占市场的关键。而当前,车载毫米波雷达在ADAS领域充当着重要角色,不同于高成本的激光雷达,车载毫米波雷达在性价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近日,深圳承泰科技CEO陈承文先生接受了国际电子商情的采访,他以毫米波雷达从业者的角度,讲述了ADAS市场爆发前夕,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分享了承泰科技跻身行业前列的秘诀。TnJesmc
TnJesmc
图1 深圳承泰科技CEO 陈承文
科学家对毫米波雷达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后期,该技术用于军工领域,如防空系统、导弹制导系统等;80年代后期,汽车毫米波防撞雷达开始在美系、日系、欧系汽车中兴起;1999年,奔驰在S级轿车上使用77GHz雷达自主巡航控制系统(ACC);21世纪,大家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日益重视,车载毫米波雷达进入全新发展期。
此前,各国对车载毫米波雷达使用的频段较为混乱,牵制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领域的发展。2015年世界通讯大会为车载毫米波雷达制订了专属的频段,频率范围规定在76~81GHz。当前,各国(包括中国在内)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段主要集中在24GHz和77GHz两块,又因为77GHz具备更多优势,未来的车载毫米波雷达以77GHz为趋势。
据分析机构预测,2018年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将达41.4亿元,到2020年中国毫米波雷达或将超72.1亿元。
而陈承文认为,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表示:“未来三年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将一片大好,逐步实现每年千万套级别的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出货,但是道路将充满荆棘与挑战。“
陈承文解释:“随着ADAS和汽车主动安全功能的发展,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毫米波雷达将进入各款车型成为选配乃至标配。ABCD等国际Tier1并不能有效满足国内众多主机厂的需求,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必然会进入前装序列,且逐步成为主流。”
实际上,车载毫米波雷达将成为选配或标配,在中外汽车安全法规或评级规定中都有所体现。
在中国:交通部2017年3 月规定,9米以上营运客车必须安装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EW)和自动制动系统(AEB),过渡期13 个月,未来将推广到货运车领域;2018版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新增了行人保护试验和AEB试验,也将推动AEB作为新车标配。
在国外: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201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 AEB最多可减少将40%的追尾撞车事故,而美国新车AEB装配率不足10%。为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IIHS将AEB纳入了技术标准,新标准将于2022年9月1正式实施。
因此,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认为,全球毫米波雷达将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并给出了2018年车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达6,500万颗,2018~2023年复合成长率达15%的预测数据。
另有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887.89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而中国的ADAS份额却远低于30%。由此可见,中国的ADAS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这代表国产毫米波雷达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机遇势必会有挑战。
此前,各国的高频毫米波雷达芯片对我国长期实行禁运管制,致使国内的77GHz毫米波雷达企业成立晚,体量小,前装经验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的毫米波雷达尚未全部国产化。虽然24GHz毫米波集成电路已量产试用,但是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国产化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陈承文说道:”安全相关的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技术门槛高、标准严格,开发验证周期长,国外品牌相关产品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持续迭代。毫米波雷达完全国产化替代仍需较长的时间,需要这条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团结奋斗、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他表示,承泰科技愿以开放的模式和服务的心态,与业界同仁共同为实现毫米波雷达的国产化而努力。
1. 24GHz和77GHz各有优势
前文有说到,中国的车载毫米波雷达主要有24GHz和77GHz两种。其中,24GHz是MRR短中距离雷达,探测距离在70米以内,可实现盲点监测(BSD)、并线辅助(LCA)等功能。77GHz被称为LRR长距离雷达,其探测距离为150-200米,可实现自适应巡航(ACC)、自动急制动AEB等功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高的信号比频率低的信号更易穿透建筑物,而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信号损失衰减越小,传输距离越远。因此,24GHz与77GHz产品各有利弊,前者的绕射能力更强,但后者的距离检测精度更好。
当前,国产24GHz产品体系已经成熟,供应链也相对稳定。而此前,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没有稳定的供应体系,使得国内77GHz毫米波雷达的开发受到限制。
2. 77GHz量产难点
陈承文认为,开发77GHz毫米波雷达必须解决以下难点:
产品性能及可用性 雷达产品性能调优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升信噪比,实现足够的有效探测范围,以及在探测范围检测到足够多的目标;
第二阶段:检测到的目标距离、速度、角度、ID号、信号强度等稳定且准确;
第三阶段: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滤除虚假及无用目标,保留真实有效目标。
实现第一、第二阶段目标产品才具备可用性,实现第三阶段目标产品才具备实用性。
实现产品化工程 完整的V模型开发以及EVT、DVT、PVT阶段,最终在产品规格、品质、DFM、成本上达到平衡。
车规设计及标准符合度 符合FS、AutoSAR、PFMEA、DFMEA、SIL、HIL、诊断、标定等,以及各类认证。
承泰科技研发团队,通过迭代开发来逐步实现77GHz量产问题,也与车载产品领域经验丰富、专业度高的上游芯片厂家以及下游客户联合开发,分工配合加速产品化过程。
当前,全国的毫米波雷达企业均力求尽快批量出货,争取在ADAS产业爆发前夕分得大市场的一杯羹。陈承文也明确表示,承泰科技的77GHz雷达产品将于年底批量出货。
据了解,目前承泰科技共有4款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具备量产能力。
两款24GHz产品,包含雷达模块、控制器、线束、指示灯等,可组成完整的BSD及BSD+LCA+RCTA+DOW系统方案,直接面向终端销售;
两款77GHz中长距车载毫米波雷达,主要面向FCW、ACC、AEB应用,已与十多家前装和后装客户装车测试和系统对接中,预计今年底将批量出货。
同时,承泰科技自研的77GHz 4T8R远距高分辨高性能雷达也将在今年11月对外提供测试样机。据悉,该产品可内置高清摄像头+视觉处理板,支持视觉与毫米波融合功能。
除了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之外,承泰科技也研发了配套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控制器,可供客户评估、设计参考,或直接采购应用。
毫米波雷达产品的研制周期长、投入大,需要从业者足够大的耐心和毅力。作为初创企业,成立短短三年就作出成绩,承泰科技到底有何秘诀?
陈承文表示,在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大规模上量前,还谈不上太多的竞争。他揭示:“大家更多的是一方面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品质和交付能力;另一方面针对细分市场和特定需求,推出一些可以快速落地变现的产品。”
在产品正式量产前,承泰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客户的定制开发费用。陈承文透露:“自今年8月份开始,公司自研的雷达产品相继转产形成批量出货,预计到12月底,2018年公司营收将达到800-1000万。“
相信随着ADAS的爆发,包括承泰科技在内的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企业都将会有更亮眼的表现。TnJ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18年11月刊杂志文章。TnJ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白热化之际,谷歌Waymo、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纷纷积极布局智驾业务,通用汽车却“急流勇退”,宣布智驾部门Cruise裁撤约50%员工,高管团队本周离职……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日前申请了破产保护,并立即停止所有运营活动……
与前几届的情形类似,智能汽车依旧是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最吸引人们关注的领域之一。宝马、本田、丰田、小鹏、极氪、长城等整车制造巨头,与英伟达、高通、英特尔、恩智浦、德州仪器等汽车芯片领军者同台共舞,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人工智能、汽车雷达等多个前沿领域共同勾勒智能汽车领域“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为未来出行描绘着无限可能的崭新画卷。
国际电子商情讯,1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了焕新Model Y,并开启了该车型的预售,预售价为26.35万元起。
国际电子商情18日讯 恩智浦半导体周二宣布,将以2.425亿美元全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Aviva Links……
汽车制造商纷纷致力于将更先进的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汽车之中,这一动向在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显得尤为恰当。
在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的璀璨新星。从芯片技术、充电设施建设,到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在逐步改变我们对交通出行传统认知的同时,也在重塑着城市的风景线。
国际电子商情讯,北京时间10月24日,特斯拉对外公布了2024年Q3财报,该季营收为251.82亿美元,净利润为21.67亿美元,尽管该营收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其盈利却超出了预期。
昨日(10月16日),国家安全部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有境外企业通过与我国具有测绘资质的企业合作,以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在我国内非法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一些网友将该事件关联到一些新能源车企。截至发稿,已经有数家企业紧急回应。
国际电子商情讯,10月11日,特斯拉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WE, ROBOT”发布会,特斯拉CEO Elon Musk乘坐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入场,该车型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被特斯拉命名为Cybercab。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本月早些时候,在Mobileye持股88%的英特尔可能在公开市场出售或向第三方定向转让。对此,英特尔这样回应……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在美国和中国向公众开放,未来的安全将是预防性的,旨在确保不发生碰撞。本文围绕汽车的传感器、软件和安全方面展开。
近日,Tokyo Electron(以下简称“TEL”)宣布,将在日本宫城县建造一座新的生产大楼,由TEL的制造子公司TEL宫城公司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杨学林、沈波团队,联合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在氮化镓外延薄膜中位错的原
数据中心/云计算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占据了英伟达总收入的85%~90%。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产业链龙
2月10日消息,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公司取消了一款与Mac连接使用的AR眼镜项目,但仍在积极推进独立
韩国媒体TheBell报道,三星正在为旗下自研处理器Exynos2600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其按时量产。
尽管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在2024年Q4,平板电脑出货量仅同比增长3%。
2月7日,日本AR眼镜光学厂商Cellid宣布,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完成总额1300万美元(约人民币9478.95万元)的融资。
近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瑞芯微前副总经理陈锋将出任Arm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安谋科技首席执行官(CEO)一职。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4年全球半导体厂商营收排行榜。
随着传统扩展方式的成本和复杂性上升,先进封装已成为满足人工智能(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性能需求的一种方式
2024年Q4,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达到5450万台。
英飞凌位于曼谷南部沙没巴干府的新后道厂破土动工,该厂将扩大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布局。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随着与三安光电的碳化硅合资工厂落地重庆,2024年6月,意法半导体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同步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合作
凯新达科技 自由之旅 征途同行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开发者套件是一款尺寸小巧且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重新定义了小型边
德州仪器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集成式汽车芯片,能够帮助各个价位车辆的驾乘人员,实现更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广州飞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越秀区,诚信经营2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半
近日,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江波龙
深圳迈巨微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围绕电池健康和安全,电池电量计算二个核心技术能力,提供完善的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