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森美半导体将自己的图像传感器部门(Image Sensor Group)更名为智能感知部门(Intelligent Sensing Group)。安森美半导体智能感知部全球市场及应用工程副总裁易继辉(Sammy YI)表示,名称的改变并非更换几个字这么简单,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格局上,充分展现感知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图像传感器、深度感知和传感器融合。
汽车和工业是安森美最为看重的两大市场,2019年第1季度分别贡献了公司全部收入的34%和26%。而为了提供更宽广的汽车传感器阵容,2017年,安森美收购了IBM海法研究小组(IBM Research Haifa Lab)在以色列的毫米波研发中心,用以提供毫米波雷达方案;2018年5月,又收购了爱尔兰SensL Technologies公司,其核心技术之一是单一雪崩光电二极管(SPAD),具有极强的感光效应。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超声波、成像、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传感器融合等全部感知技术的公司,安森美的战略布局是考虑如何提升综合能力,以宽广的产品阵容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而不是满足于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易继辉说,与传统手机图像传感技术过度追求像素不同,以汽车、机器视觉、边缘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对像素的分辨、理解和判断能力在不断提升,创造“超越人眼的新视觉”,成为了公司的新目标。
按照易继辉给出的数据,目前用于自动驾驶的车辆通常拥有9个图像传感器,下一代将超过12个甚至接近20个,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舱内摄像机、视觉摄像机和摄像机监控系统(CMS)和自动驾驶是其主要推动力,2018-2022年行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21%,成为CMOS图像传感器最大的增长动力所在。相比之下,用于智能手机的CMOS图像传感器在未来几年内的成长率仅为2%。同时,车辆还将配备至少10个雷达传感器、2个超声波和1个激光雷达,从而具备360度的智能感知能力,实现全天候的跟踪、检测和计算。
bYXesmc
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安森美在汽车成像领域的份额2016年为49%,2018年增长至62%;感知摄像机(ADAS、自动驾驶)领域,2016年市场份额为63%,2018年则达到了81%,超过了豪威科技、索尼等竞争对手的总和。
bYXesmc
多晶圆堆栈(multi-wafer stacking)、宽动态范围、近红外+(NIR+)像素、LED防抖(LFM)和全局快门,既是安森美目前在图像传感器中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其实也是那些试图进入汽车领域的CIS厂商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在此前的采访中,易继辉还曾表示,AI将会极大影响当前设计和制造图像传感器的方式,改变设计和构建成像方案的方法,使得智能成像和自适应成像方案成为创新的一个新前沿,例如在自适应成像中,图像传感器将能够采集并提供只对AI算法有用和重要的图像信息。
多晶圆堆栈将把图像采集、信号处理、图像感知和物体识别等多种性能高度集成在智能终端设备中成为可能,安森美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并量产两颗芯片堆栈,下一步是将处理器和存储器也加入其中,实现三颗堆栈芯片的量产。
宽动态范围则对夜间行车极为关键。在夜间行车时,如果遇到相向而行的车开启大灯时,在宽动态102dB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可以看到路边行人的轮廓,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加以判断。但如果宽动态在80-90dB之间,人工智能算法就无法判断这是行人还是物体,甚至根本看不到实体的存在。
近红外+(NIR+)像素、LED防抖(LFM)技术和全局快门则构成了汽车智能感知阵营。近红外+(NIR+)像素技术增加了约4倍NIR敏感度,不必再采用大功率LED补光,大幅提升低照度下图像清晰度的同时还降低了功耗;另一方面,由于LED在闪烁的时候频率并不一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业界标准,所以如果摄像机和红绿灯的频率不吻合,就会难以捕捉信号,这对整车厂挑战极大。安森美的做法是在获取信号后通过软件分析延迟和功耗,在传感器硬件上直接加以解决。
除了车外人工视觉(环视/后视)、车外机器视觉(ADAS/自动驾驶),易继辉还特别提到了迅速扩展的车舱内应用给图像传感器带来的新机会。驾驶员监控方面,除了传统的疲劳检测,还新增了疾病检测、情绪/生理测量、安全气囊精准调整、人机互动、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等。乘员监控,比如安全带提醒、儿童在场检测、物体和宠物检测、视频电话会议、出租车录像等,都是未来自动驾驶都要涉及到的应用。
自动驾驶另外一个需要保障的是功能安全。如果将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率单位标准设定为100FIT(Failure in Time),那么子系统就是10FIT,传感器就是1FIT,这是非常高的要求。尽管可以通过工程判断和路测来避免风险,但终究不能保证100%的可靠性。安森美联合整车厂,将目前已知的8000+种失效模式植入芯片中以鉴别芯片的可信度。此外,考虑到网络安全标准ISO 21434将于2019年底出台,安森美在2018年底已经推出了具备网络安全功能的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NR4401是安森美开发的一款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具备4个同步收发器Tx,考虑到未来L3-L5级自动驾驶对长距、中距和短距毫米波雷达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多,NR4401采取了可扩展设计的级联和灵活配置,在单芯片上就可以支持短/长距雷达。
得益于对爱尔兰SensL公司的收购,安森美在首款200万像素车规级激光雷达FuseOne中第一次实现了图像传感技术与激光雷达的融合。按照易继辉的说法,传统激光雷达采用的是特殊材料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技术,感光率普遍偏低,且成本动辄上万美元。而安森美的目标则是将传统上万美元的激光雷达降至几百美元,从而实现商品化、大众化。
当然,激光雷达和图像传感器只能看见物体,无法识别速度,且有着类似的缺陷,即容易受到天气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毫米波雷达则没有上述顾虑,对金属敏感,能侦测感知移动物体的速度。所以,每种传感器在智能化设备中都有其独特作用,传感器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很显然,把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继而产生最终的判断和决策,这是实现自动驾驶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CIS提供商如果能够向整车厂提供包括CIS产品、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甚至融合性算法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汽车厂商开发自动驾驶的难度就会显著降低,他们对CIS供应商的接受度就会大幅提升。
一般来说,今天的成像产品有两大类的应用:视觉(viewing)和感测(sensing)。视觉是指人眼视觉,即拍摄的图像(图片和视频)主要用于为人眼所看并领会;感测是指机器视觉,即用于算法或机器学习理解而拍摄的图像。也就是说,在人眼视觉中,图像是为人眼所见并欣赏的,因此图像通常需要做到清晰、细致、色彩丰富且美观。而在机器视觉中,图像则需提供足够的信息,例如边缘、形状、大小等,用于算法读取并理解。
机器视觉应用非常广泛且多样化,除了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工厂的发展,机器视觉还在智能交通、新零售、智能楼宇/家居、机器人/无人机、安防/监控、AR/VR/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不断发展。
安森美半导体在CCD和CMOS两种图像传感器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在易继辉看来,CMOS事实上已取代CCD成为用于中低分辨率和大体量应用的主流技术。但他也同时提醒行业说,目前市场上有误解,认为CMOS技术适用于所有应用,并人为地去开发并不适合CMOS技术的产品和应用,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
根据他的介绍,为了能够捕捉移动物体的清晰图像,全局快门技术已成为机器视觉市场的基本要求,其效率高低是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例如在平板检测应用中,对更高分辨率、更佳图像均匀性和更高快门速度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面板材质的转变(由LED过渡至OLED)和更高分辨率(4K和8K)与生产力的提升,为支持这些需求,高性能小像素技术至关重要。
具有4K超高清(4096x2180)分辨率的XGS 8000和具有1200万像素(4096x3072)分辨率的XGS 12000是两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均采用3.2µm全局快门CMOS设计,能够完全兼容紧凑的29x29 mm2摄像机设计。而最新的产品则包括功耗3瓦,支持每秒60帧8K视频的XGS 45000系列,以及专为现代智能手机显示屏检测而设计的500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KAI-50140。
而在机器人和电子制造应用中,智能相机和智能视觉也正成为重要的推动因素。如何通过一个摄像头和一颗芯片,在不需要任何补光的前提下,就能实现对五种深度映射技术:立体视觉、结构光、飞行时间(TOF)、Super Depth和雷达的支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Pandion是安森美最新推出的SPAD阵列激光雷达,采用了400×100矩阵型感光点,通过将传统的LiDAR点云(point cloud)变为LiDAR图像(Image),使得Pandion在Flash LiDAR时可感知3米内的深度,而当切换至扫描式波速控制(Beam Steering)时,则可以感知100米左右的深度。
“人眼视觉和机器视觉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两者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和应用。过去人眼视觉主导着成像应用和开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对智能边缘设备的强劲需求,我们预期会有更多机器视觉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易继辉说。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讯,近日,低功耗蓝牙芯片行业领军企业Nordic Semiconductor(以下简称Nordic)宣布放弃对挪威UWB芯片公司Novelda的并购计划,此外该公司还将裁员约8%。
峰岹科技首席技术官毕超博士在11月5日的“2024全球CEO领袖峰会”上,围绕“具身机器人对电机控制芯片的挑战”的主题,分享了人形机器人用微型电机的当前面临的一些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国际电子商情26日讯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为Polar Semiconductor提供1.23亿美元的补贴,以扩建其在明尼苏达州的工厂,并显著提升其生产电源和传感器芯片的能力。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便携式运动相机市场的开山鼻祖——GoPro周一宣布了重组计划。作为减少运营费用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今年裁员约15% 。
国际电子商情讯 被苹果寄予厚望首款空间计算设备 Vision Pro 似乎并未在中国市场掀起波澜。近日某微博大V爆料称,苹果Vision Pro在中国市场遭遇高退货率,退货率高达50%,远高于常规产品。
2024年慕尼黑上海展、VisionChina机器视觉展在7月10日拉下帷幕,在展会期间《国际电子商情》小编拍摄了德州仪器、安森美、意法半导体、Teledyne DALSA等厂商演示方案的视频,下面哪些是你感兴趣的方案?
感知技术发展,毫米波感应技术及应用渐丰。该技术从车载领域渗透到家居家电、安防和消费电子领域并呈现拥挤的态势。机遇与竞争并存,智能感知技术及其细分领域的门槛已现。
提及博世,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博世是一家Tier1公司”。的确,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是博世最大的业务板块,约占这家营收916亿欧元(2023年)的国际巨头总业务板块的65%。实际上,博世的业务布局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聚焦汽车与交通板块之外,在工业技术、能源与建筑、消费电子领域也均有广泛布局。
效法美国,出台《芯片法案》。欧盟希望通过吸引更多投资,来提高半导体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此次合并预计将采取吸收式合并的形式,富士电机作为存续公司,Fuji Electric IT Center解散。
国际电子商情讯 据外媒报道,iPhone 16 系列将不会配备 Touch ID 技术。
此次收购Telemecanique Sensors,将进一步提升国巨在传感器市场的地位,亦将成为其在高阶利基型市场成长的主要驱动力。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重回两位数增长。
2025年半导体制造市场五大展望
12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公告,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正式离任,由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欧盟委员会发布《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The2024EUIndustrialR&DInvestmentScoreboard),谷歌母公司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加剧,欧洲逐渐意识到自身在芯片制造和封测领域的短板,纷纷出台措施以提升产业链自主
2024年,半导体行业已经出现分化,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市场表现持续疲软,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继续推动GPU和高
近日,芯片制造领域传来重大消息:Rapidus开始安装ASMLEUV光刻机,成为首家接收EUV光刻设备的日本半导体公司。
品牌战略管理咨询公司英图博略(Interbrand)日前发布《2024中国最佳品牌》榜单。
为抢抓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大发展机遇,深圳市龙华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
这标志着非美国公司首次在服务器市场排名中位居榜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VR与MR头戴装置出货量约为960万台,年增8.8%。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OLED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由于陆系笔记型电脑品牌大规模采购,预计2024年OLED笔电
可实现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市场的无缝集成。
最近,Rambus推出了业界首个HBM4控制器IP,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内存接口技术的前沿地位。该控
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专为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耳机、医疗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而设计。
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源自于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方面驱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巨大需求,集成电路产业正
联想手写笔Pro搭载了汇顶科技新一代的主动笔驱动芯片,为消费者带来更流畅自然的书写体验。
在2024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上,创实技术展示了包括用于助听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高性能电子元
泰凌微电子获蓝牙 6.0 认证,助力蓝牙技术拓展与应用升级
泰凌微电子:国内首家获得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认证的芯片公司
2024年11月20日,由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以及旗下全球半导体观察主办的“MTS2025存储产
此次合作旨在大幅提升成本、能效、驾驶体验和车辆续航里程。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截至2023年,全球传统乘用车中LED头灯的普及率已达72%,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比率更是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