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还不够完善”对无线充电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国际电子商情》小编汇总了无线充电全产业链信息,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无线充电产业链现状。
两年前,苹果iPhone8/X系列手机横空出世,让不温不火的无线充电概念再度翻红。“摆脱线缆的束缚”一直是无线充电的宣传语,那么这种充电方式是否真的“自由”呢?实际上,现阶段市面上商用的无线充电技术仍不能让你完全摆脱“束缚”。
主要表现在:常见的电磁感应技术无线充电最大充电距离仅为10毫米,充电时手机必须放在无线充电面板上;无线充电器包括插头、数据线和底座,其尺寸并不算小,不适合室外工作的人士携带;无线充电能量转化率大约在65%-75%之间,较低的转化效率会引起充电底座发热,可能会加速手机电池耗损……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解决,无线充电将很难取代有线充电。
“技术还不够完善”对无线充电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国际电子商情》小编汇总了无线充电全产业链信息,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无线充电产业链现状。aQvesmc
其实,早在1890年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1856.07.10-1943.01.07)就提出无线充电的概念,虽然从理论上看其观点具有可行性,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未能实现。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有了新突破,迅速推动了无线充电的研究和应用。此后,各无线充电联盟成立,并相继制定了标准。2017年10月,支持Qi标准的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发布,无线充电重现在大众视野。到现在,无线充电在智能手机、TWS耳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类产品上有了商用。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四种:电磁感应、磁场共振、微波方式、电场耦合式。其中,电磁感应、磁场共振是当前应用得最多的技术。
电磁感应: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新生磁场对附近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电流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是电磁感应式,该方式转化效率较高,但传输距离仅在10mm范围内,且对摆放位置要求高,只能对准线圈一对一进行。该充电方式较多应用在智能手机、手表等适合小功率无线充电的产品上。
磁场共振:该技术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的频率相同或在特定频率共振时,就能进行电能传输。这种充电方式传输距离较远(≤5m),支持多个设备同时使用,其传输功率较大,适合远距离、大功率充电,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不过,这种充电方式效率较低,传输过程中有较大的损耗,且距离越远、传输功率越大,损耗就越大。另外,还要对使用的频段进行保护,以免受外界因素干扰。
aQvesmc
表1 四类无线充电优缺点
当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Qi标准、AirFuel(AirFuel Alliance)、iNPOFi(invisible power field )技术、Wi-Po技术。
Qi是由无线充电联盟(WPC,全称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当前,在中国Qi无线充电器主要应用在手机领域。在通用性方面Qi具备优势,任何品牌的产品,只要有Qi标识都可使用Qi无线充电器,并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包括相机、电脑在内的多类产品都将能使用Qi无线充电器。
AirFuel标准由无线电力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与电源事物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 在2015年年初合并而成,致力于整合磁共振与磁感应技术,推动统一的无线充电标准。支持该联盟的成员超过195个,包括AT&T、Google、星巴克、高通、三星、Powermat、Ever Win Industries、Gill Industries、Peiker Acustic和SK Telecom等。
iNPOFi是一种新的无线充电技术,具备无辐射、高电能转化效率、热效应微弱等特性。实验室数据显示,iNPOFi产品的充电传输效率高达90%以上。iNPOFi以一颗1/4个硬币大小的芯片为核心,可集成到任何设备中,采用该技术的充电设备包含电源发射装置、电源接收装置,支持低电压供电、兼容USB供电、还可低温充电。
Wi-Po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利用高频恒定幅值交变磁场发生装置,产生6.78MHz的谐振磁场,实现更远的发射距离。该技术可应用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场景,通过蓝牙4.0来实现通讯控制,可支持一对多同步通信,具有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和异物检测功能。
aQvesmc
表格2 支持无线充电的各类产品
截至2019年8月,市面上有超过155款手机和多款智能手表、TWS耳机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它们均为支持小功率无线充电的消费电子类产品。
而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仍在研发测试阶段,奥迪、宝马、奔驰、沃尔沃、丰田等车厂以及高通等通信公司都在研发该类技术。其中,奥迪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主要针对传输过程中效率流失的问题;宝马与奔驰合作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宝马i8车系上;沃尔沃也已经完成了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测试。
目前,在国外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如2014年韩国铺设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无线充电路段,车辆行驶在路上可边开车边充电;2018年7月,宝马向市场投放了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只需停放于充电底座正上方,按下启动按钮,即可开始充电。此系统支持安装在私人车库,其功率为3.2kW,3.5小时内可充满BMW 530e iPerformance PHEV的电池。
无线充电主要由接收端和发射端组成。发射端与电源连接负责发射电能,无线发射线圈只能把能量传递出去而不能接收能量,接收端一般安装在电子产品上,负责接受电能。其中,接收端的上下游产业链主要分为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系统集成。发射端的上下游产业链主要分为芯片、线圈模组、方案设计。
无线充电领域接收端的芯片与系统集成设计的利润较高,各占充电产业链三成的利润,同时其技术壁垒也较高。接收端对芯片的大小、控制和稳定性有很高要求,主要以IDT、高通、博通、ST、易冲无线、罗姆半导体为代表。系统集成方面需要手机系统设计积累,主要以IDT、三星、苹果、易冲无线等企业为代表。
发射端芯片部分,国内外参与的厂商众多。一线厂商更看重定频、FOD异物检测功能和快充等性能,以国外芯片厂商为主,主要有IDT、TI、ST、ADI、高通、博通、东芝、NXP/Freescale、安森美等企业为代表。国内厂商的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在发射端芯片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主要以中兴通讯、劲芯微电子、上海新捷、易冲无线等企业为代表。
《国际电子商情》小编汇总了包括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芯片、接收端模组/线圈、隔磁片、磁性材料等全产业链企业供读者参考。(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aQvesmc
表3 无线充电全产业链盘点
观察上表可知,国内无线充电产业链初具规模,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也有国产企业打入产业链。比如前文所述的系统集成、芯片环节,国内的易冲无线在这两个环节均有不错的表现;磁性材料和传输线圈环节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争夺市场的趋势明显;模组封装制造环节的技术壁垒低,利润非常低,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厂商;隔磁片、胶带、双面胶、点胶机等环节,国内企业占比优势更加明显,不过这或许意味着这些环节的利润过低,不太能引起国际企业的关注。
目前,市面上针对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若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无线充电技术协议不一样,那么终端的无线充电设备就无法生产和普及。根据规划,2020年无线充电互联互通的标准才会颁布,2022年,针对无线充电设施标准才会颁布,在这之前想要普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非常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方式在手机上已有一定的出货量,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出货量将会有更大的提升。据Canalys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为13.9亿台。如果无线充电在智能手机上的渗透率超过50%,以单价以20-40元的无线充电模组价格计算,未来手机无线充电的市场规模至少将超过139-278亿元。
当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将推动无线充电的发展。据Allied 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未来8年内,无线充电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会达到38.7%。对产业链而言,无线充电市场的爆发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未来兼容性高的产品或将受热捧,只有那些保证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GaN的应用潜力非常大,EPC针对GaN的策略是:“先‘拿’下部分细分市场,然后从点到面逐个击破其他市场”。
AI和生成式AI技术发展,不只是带动了AI数字芯片的大热,现在各类集成电路与电子元器件相关市场参与者都在谈AI,包括感知、存储、通信、电源等等。
国际电子商情4日讯 近日,东莞一家经营13年的老牌港资企业——东莞威雅电子有限公司贴出了结业通告,并将变卖资产...
国际电子商情21日讯 西门子日前宣布,将以3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Innotics电机驱动部门...
A股19家电源管理芯片上市企业里,七成企业营收正增长,仅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为寻求能源安全和强化本地供应链,欧盟牵头出台法规和政策予以鼓励和扶持。但在此过程中,欧洲地区仍面临本地企业外流困局。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分别达到2693亿元、4194亿元和2890亿元,发展势头良好,且相关产品全球市占比持续提升。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很多专利技术做支撑。
第一阶段LG化学拟投资约2万亿韩元建设年产6万吨的正极材料项目,年产量约可为60万辆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500公里)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
为了加强美国供应链的安全,从2024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清洁能源汽车不得含有由FEOC制造或组装的任何电池组件,从2025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清洁能源汽车不得含有由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任何关键矿物。
由美国能源部能源高级研究项目局 (ARPA-E) 管理的团队宣布,将通过建立更安全可靠的电网并允许其利用更多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清洁能源来推进拜登-哈里斯政府的脱碳目标.
未来光伏户用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最制约未来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集中资源、优化战略布局,三安光电拟定了射频类业务和光芯片类业务的整合方案。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报告指出,NANDFlash产业2025年持续面临需求疲弱、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1月21日嘉义地区芮氏规模6.4地震对邻近的晶圆代工厂、面板厂影响情况,TSMC(台积电)及
从拉各斯到内罗毕,从开罗到约翰内斯堡,线下零售渠道依然是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在绝大多数地区贡献了超
荷兰特文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在室温下制造出晶体结构高度有序的半导体材料。
TrendForce集邦咨询公布了1月下旬面板报价,2025年1月下旬,电视面板价格上涨;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持稳。
国家大基金队伍之一大基金三期再次出手,巨资布局人工智能(AI)。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1月21日嘉义地区芮氏规模6.4地震对邻近的晶圆代工厂、面板厂影响情况,TSMC(台积电
根据Trend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2025红外线感测应用市场与品牌策略》报告,目前激光雷达(LiDAR)在车用市
1月14日,美国射频厂商MACOM宣布拟投资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28亿元),对其位于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最新财报亮眼。
继美光和三星两大半导体厂商发生人事变动之后,近日,英特尔前首席架构师跳槽至高通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美国2024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皆优于市场预期,美国
英飞凌位于曼谷南部沙没巴干府的新后道厂破土动工,该厂将扩大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布局。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随着与三安光电的碳化硅合资工厂落地重庆,2024年6月,意法半导体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同步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合作
凯新达科技 自由之旅 征途同行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开发者套件是一款尺寸小巧且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重新定义了小型边
德州仪器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集成式汽车芯片,能够帮助各个价位车辆的驾乘人员,实现更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广州飞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越秀区,诚信经营2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半
近日,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江波龙
深圳迈巨微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围绕电池健康和安全,电池电量计算二个核心技术能力,提供完善的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