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作为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尤其是用于功率转换和控制的功率元器件。但SiC在天然环境下非常罕见,最早是人们在太阳系刚诞生的46亿年前的陨石中发现了少量这种物质,因此其又被称为“经历46亿年时光之旅的半导体材料”。
Yole在近日发布的《功率碳化硅(SiC):材料、器件及应用-2019版》报告中预计,到2024年,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亿美元,2018-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29%。其中,汽车市场无疑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其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到2024年预计将达到50%。
过去的两三年里,晶圆供应短缺一直是制约SiC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包括晶圆厂在内的众多重量级玩家已经意识到必须扩大投资,以支持供应链建设。
科锐(Cree)公司在今年5月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建造一座200mm SiC碳化硅生产工厂和一座材料超级工厂,从而确保Wolfspeed SiC和GaN-on-SiC(碳化硅基氮化镓)产能在2024年实现30倍的增长,以满足EV电动汽车和5G市场需求。
意法半导体(ST)2018年SiC收入约为1亿美元,其2019年的目标收入为2亿美元,2025年目标收入定为10亿美元并希望由此占据30%的SiC市场份额。为此,ST在今年1月与Cree签署了碳化硅晶圆多年供货协议,根据协议,Cree将向ST供应价值2.5亿美元的150mm碳化硅裸晶圆和外延晶圆。一个月后,ST又宣布收购瑞典SiC晶圆供应商Norstel AB 55%的股份,并享有在满足某些条件下收购剩余45%股本的期权,如果行使期权,最终收购总价为1.375亿美元。
同为SiC生产大厂的英飞凌(Infineon)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除了早在2018年2月就宣布与Cree达成SiC晶圆长期供货战略协议外,还于同年11月收购了初创企业Siltectra,并借此获得了一种名为“冷切割(Cold Spilt)”的高效晶体材料加工工艺。英飞凌计划将这项技术用于SiC晶圆的切割,并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该技术的工业化规模使用,从而让单片晶圆可出产的芯片数量翻番。据了解,截止至2018年,英飞凌SiC在充电桩市场的市占率超过五成。
以罗姆(ROHM)为代表的日系厂商则是SiC市场的另一支重要力量。该公司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SiC MOSFET的基础研究,并在2009年收购德国SiC晶圆材料厂商SiCrystal,从而拥有了从晶棒生产、晶圆工艺到封装组装的完全垂直整合的制造工艺。其里程碑事件包括2010年全球首发SiC SBD(肖特基二极管)/MOS并实现量产、2012年全SiC模块量产、2015年沟槽型SiC MOS量产以及2017年6英寸SiC SBD量产。
mc5esmc
罗姆公司6英寸SiC MOSFET晶圆
市场调研机构Yole Development的数据显示,2013年罗姆在全球SiC市场的份额为12%,而富士经济的数据则表明,2018年罗姆的市场份额已增长至23%。罗姆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所长水原德健表示,从2017年到2025年,罗姆将阶段性投资共计850亿日元用于SiC生产。作为该项投资的一部分,罗姆在时隔12年之后再次在日本国内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20000m2的Apollo新工厂,主要为SiC器件提供晶圆,已于2019年4月动工,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届时,其SiC产能将是2017年的6倍,到2025年将达到16倍。
但安森美半导体(OnSemi)低压及电池保护MOSFET和宽禁带高级总监兼总经理Bret Zahn对“晶圆供应短缺制约了SiC市场发展”的说法持保留意见。
“我认为平台导入设计的严格流程和随后的认证一直是门槛,市场采用反而是在持续增加。”他分析称,SiC市场此前主要使用100mm晶圆,直到最近2-3年,更多的SiC器件供应商开始进入市场,带来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具备成本优势,150mm晶圆开始受到青睐。不过,150mm晶圆成品率不能与100mm晶圆成品率相当,所以供应商一直在努力提高更大直径晶体的质量,这导致了高成品率150mm SiC晶圆的短缺。但随着100mm晶圆供应商现在开始提供同等或更好裸片质量的150mm晶圆,以及不断有新的晶圆供应商加入市场,SiC晶圆短缺现象已经开始得到缓解。
安森美于2017年进入SiC器件供应商市场,技术来自2016年末收购的飞兆(Fairchild)半导体。作为一家相对较新的SiC器件供应商,安森美从一开始就使用150mm晶圆生产,其核心策略是认证多个供应商,再重点收购那些能够提供最高裸片成品率晶体的供应商,以确保SiC晶圆供应。同时,安森美还制定了内部SiC晶体成长计划,目标是在2022年底提供至少50%的自有SiC晶圆,这种全面的SiC垂直整合对于保证供应(尤其是汽车客户)和提供最低成本的SiC制造基础设施极为关键。
SiC最初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光伏储能逆变器、数据中心服务器UPS电源和智能电网充电站等需要转换效率较高的领域。以一款5KW LLC DC/DC转换器为例,其电源控制板在采用Si IGBT(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时,重量7kg,体积8,775cc;而当采用SiC MOSFET之后,重量锐减至0.9kg,体积减小到1,350cc。这得益于SiC MOSFET的芯片面积仅为Si-IGBT的1/4,并且其高频特性使损耗相比Si-IGBT下降了63%。
但人们很快发现,碳化硅的电气(更低阻抗/更高频率)、机械(更小尺寸)和热性质(更高温度的运行)也非常适合制造很多大功率汽车电子器件,例如车载充电器、降压转换器和主驱逆变器。尤其是特斯拉(Tesla)在其Model 3主驱逆变器中采用了SiC器件之后,示范效应被迅速放大,使xEV汽车市场很快成为SiC市场兴奋的源泉。
著名的电动方程式赛车(Formula-E)中也用到了SiC技术。从2016年第三赛季开始,罗姆开始赞助Venturi车队,并在赛车中使用IGBT+SiC SBD组合取代传统200kW逆变器中的IGBT+Si FRD方案,相比之下,使用SiC方案后,逆变器在保持功率不变的前提下,重量降低2kg,尺寸减小19%。而当2017年第四赛季采用SiC MOS+SiC SBD后,不但重量降低了6kg,尺寸减小43%,逆变器功率也由此前的200KW上升至220kW。
目前,xEV汽车中的主驱逆变器仍以IGBT+Si FRD方案为主,但考虑到未来电动汽车需要更长的行驶里程,更短的充电时间和更高的电池容量,采用SiC MOS器件将是大势所趋,时间节点大约在2021年左右。此外,车用OBC和DCDC应用,也已经先后在2017/2018年迎来重大革新,分别由SiC SBD转向SiC SBD+SiC MOS和从Si MOS演变为SiC MOS。同时,采用SiC SBD+SiC MOS方案的无线充电和采用SiC MOS方案的大功率DCDC正在研发中。
mc5esmc
SiC在汽车应用中的趋势
“将SiC逆变器用于电动汽车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水原德健说,通过SiC可以提高3%-5%的逆变器效率,降低电池成本/容量,并且SiC MOS有很大机会被率先引入高档车中,因为其电池容量更大。
但Bret Zahn提醒业界说,在开发SiC时,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应用测试和最终合格检验等开发链中的一切都必须重新考虑。例如,被认为在xEV市场最具吸引力的大裸片低导通电阻Rdson器件已被认定是个巨大的挑战。由于SiC不同的属性和小得多的裸片尺寸,业界需要再次重新考虑许多热机械应力问题,也需重新设计互连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低的电感。此外,在xEV市场,为了充分利用SiC所有的优势,还必须强化伙伴关系,加强客户沟通,以创建高度定制的系统方案。
和IGBT一样,对于SiC,业界也普遍希望模块扮演关键角色。但是全SiC模块将采用什么形式?尽管一些制造商采用了标准硅封装,但大多数制造商已经开发出自己的SiC模块,例如特斯拉通过与ST、Boschman合作开发,已经成功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iC模块设计供应链,相关器件由意法半导体完成制造。
Bret Zahn说光伏和xEV市场在SiC使用方面的发展路径很有趣。过去两年,光伏市场经历了IGBT/SiC混合升压模块的加速推出,并在2019年开始迈向全SiC模块。也就是说,光伏市场选择的是一条从IGBT到混合IGBT/SiC,再到全SiC的路径。
但xEV市场有些不同,它们绕过了混合方案,直接向全SiC模块发展。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相比IGBT/SiC混合方案,xEV供应商发现使用全SiC模块逆变器能够以更低的系统成本为xEV市场提供更好的性能;第二,竞争因素也在起作用,许多xEV供应商在看到同行采用全SiC系统方案后获得了更好的行驶里程后,意识到他们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被市场迅速淘汰。
SiC领域的专业人士对SiC器件往往是 “又爱又恨”。一方面,SiC器件具有高压、高频和高效率的优势,在缩小体积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给市场带来的机遇也远远大于挑战。但另一方面,SiC在制造和应用方面又面临很高的技术要求,如何降低使用门槛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ST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ean-Marc Chery认为业界需要在短期内应对两个关键挑战:一个是供应链,另一个是成本。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需要在数量上调整供应链,并采取相关措施来推动、证明在电动汽车等领域采用SiC是节能的。同时,与硅相比,尽管碳化硅在击穿场强、禁带宽度、电子饱和速度、熔点以及热导率方面都更具优势,但坚硬的材质和复杂的制造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成本,相关企业必须要在缩小器件、增加晶圆尺寸、降低材料成本、优化模块设计等方面下功夫。
但即便如此,“单个SiC器件的成本还是会高于传统Si器件”。不过,Chery说ST强调的是系统成本的最终节省。例如,在电动汽车中,SiC器件可能会额外增加300美元的前期成本,但总体而言,由于电池成本、电动汽车空间和冷却成本的降低,却节省了2000美元的系统成本。
Bret Zahn对此持同样的观点,原因也基本类似,主要源于SiC能够提供更高的能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热量,并且有助于减少汽车电源管理系统的尺寸和重量,从而带来更远的行驶里程。虽然目前在器件级SiC价格仍然比Si IGBT贵,但是这些优点节省了系统级成本,这对xEV市场极具吸引力。
安森美方面认定垂直整合是实现SiC与IGBT成本平价(cost parity)的最快方法。除了垂直整合从晶棒生长到成品(包括裸片、分立器件和模块)用于工业和汽车市场外,构建包括驱动器、全系列分立二极管和MOSFET、定制和插入即用的模块方案、先进的SPICE模型和世界一流应用工程团队在内的SiC生态系统亦非常关键,这能够帮助用户加速定制设计和上市时间。
在英飞凌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总监马国伟博士看来,SiC的价格问题一直很严峻,客户永远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作为一个新兴技术,SiC自然也有新兴技术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产量小、稳定度不够、价格高。虽然大家都希望SiC技术可以普及,但是从新兴技术发展到通用技术这个过程往往是十分漫长的。
“IGBT从1990年发展至今,30年间经历了7代技术革新,晶圆尺寸从4英寸增加到12英寸,芯片厚度从300μm降低到60μm,最终成本降到了原先的五分之一。所以SiC技术也同样需要时间来进行技术上的打磨,从而降低成本。”马国伟说。
下图是罗姆给出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使用场景总结。如果以开关频率作为横坐标,输出功率或电压作为纵坐标,那么SiC-MOSFET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相对高频高压的区域,Si-IGBT/Si-MOSFET/GaN HEMT则分别对应高压低频、高频低压和超高频低压应用。
mc5esmc
功率半导体器件使用场景总结
因此,尽管非常看好碳化硅,但ST方面还是强调说,碳化硅并不会完全取代硅基IGBT或MOSFET,这些技术产品在开关特性、功耗和成本方面各不相同,每一种都有自己非常适合应用领域。英飞凌大中华区副总裁于代辉则认为SiC能在某个行业对其效率有革命性的提升,比如提高能效、减少重量与体积。但SiC器件也不是万金油,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Si与SiC器件都会长期并存并共同发展。mc5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19年9月刊杂志文章。mc5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1月27日讯,近日多家国内外报道,国内显示屏大厂京东方(BOE)计划进军半导体芯片领域,目前该公司正寻求为下一代国产处理器生产玻璃核心基板。
长期以来,美国对关键矿物的供应越来越依赖中国,这一战略短板已开始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稳定。
国际电子商情15日讯 美国知名芯片制造商Wolfspeed近日宣布,已将其位于达拉斯郊外FarmersBranch的得克萨斯州工厂挂牌出售,出售价格未予披露。
一些国家为了减少对他国矿产资源的依赖,开始加大力度投资新的本国矿产项目。目前,加拿大政府也开始关注本土稀土资源的开采。
港股“第三代半导体”第一股。
在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合作。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281票赞成、140票反对的票数通过了8950亿美元的国防政策法案,授权为美国国防部提供2025财年的资金。
国际电子商情讯,12月3日下午4时,商务部发布公告表示,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时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本月上旬结束的美国大选,将加剧全球半导体的区域竞争,给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11月20日的《2025MTS存储产业趋势研讨会》上,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或将加大对半导体的限制和关税。此外,预计在2025年,AI会越来越多的在边缘端落地,由此将带动更多晶圆代工的需求和出货量等。
回顾过去几年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碳化硅(SiC)“上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SiC器件已经在汽车上实现批量应用,但是受限于SiC器件成本相对较高,在基数庞大的中低端汽车中还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当然,这取决于SiC器件的成本能否再下探,只有当成本下降到足够多才能吸引更多车厂选择这类器件。
国际电子商情16日讯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芯片制造商Wolfspeed有望从美国政府获得高达7.5亿美元的直接拨款,用于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新的碳化硅晶圆制造工厂。
美国技术作家Emily Newton解读了美国面临的关键矿物供应链困境,并针对该困境给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她指出,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缓解供应链压力,已经成为了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近日,Tokyo Electron(以下简称“TEL”)宣布,将在日本宫城县建造一座新的生产大楼,由TEL的制造子公司TEL宫城公司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杨学林、沈波团队,联合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在氮化镓外延薄膜中位错的原
数据中心/云计算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占据了英伟达总收入的85%~90%。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产业链龙
2月10日消息,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公司取消了一款与Mac连接使用的AR眼镜项目,但仍在积极推进独立
韩国媒体TheBell报道,三星正在为旗下自研处理器Exynos2600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其按时量产。
尽管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在2024年Q4,平板电脑出货量仅同比增长3%。
2月7日,日本AR眼镜光学厂商Cellid宣布,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完成总额1300万美元(约人民币9478.95万元)的融资。
近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瑞芯微前副总经理陈锋将出任Arm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安谋科技首席执行官(CEO)一职。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4年全球半导体厂商营收排行榜。
随着传统扩展方式的成本和复杂性上升,先进封装已成为满足人工智能(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性能需求的一种方式
2024年Q4,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达到5450万台。
英飞凌位于曼谷南部沙没巴干府的新后道厂破土动工,该厂将扩大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布局。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随着与三安光电的碳化硅合资工厂落地重庆,2024年6月,意法半导体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同步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合作
凯新达科技 自由之旅 征途同行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开发者套件是一款尺寸小巧且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重新定义了小型边
德州仪器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集成式汽车芯片,能够帮助各个价位车辆的驾乘人员,实现更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广州飞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越秀区,诚信经营2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半
近日,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江波龙
深圳迈巨微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围绕电池健康和安全,电池电量计算二个核心技术能力,提供完善的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