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进入智能门锁,提供专属安全屏障

随着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应用日益普及, 生物识别技术的演变仍在推进中。虹膜识别作为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生物识别技术,被各大科技公司视为重要的技术储备,谋划如何在市场爆发前抢占制高点和主动权。

rlnesmc

深圳虹识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建威.jpgrlnesmc

深圳虹识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建威rln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调查,在国际上Iridian、Iritech、PrincetonIdentity、EyeLock等发展较早,具有领先优势;国内虹膜识别技术虽然发展较晚,但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厂家,如:聚虹光电、中科虹霸、虹识技术、虹星科技、释码大华、启虹智能、点面科技、思源科安、天诚盛业等等,他们近年来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尤其在核心算法的先进性和准确度等方面,已经不亚于海外竞争对手。rlnesmc

例如,中科虹霸携手公安系统建设的虹膜识别云服务平台,已建立2000万人口容量的虹膜数据库,并参与起草、主导修订了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20979~2019);虹识技术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ASIC芯片“乾芯”二代将于年底实现量产,标志着解决虹膜产品价格贵、体积大和功耗大三个难题;聚虹光电新一代生物识别支付产品已开发完成,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点面科技设计并实现了多种深度神经网络虹膜识别算法;未来,中国本土的虹膜识别技术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拓展。rlnesmc

至于虹膜识别将何时全面爆发,陈建威认为,还是要回归到终端消费市场。首先看用户的需求,虹膜识别已经符合了消费电子的首要条件—安全,但更多的附加价值也需要时间培育,短期内不会成为手机终端的识别技术的主流,暂时无法替代指纹识别的快捷支付、3D人脸识别的兼容娱乐功能的使用习惯。其次是生态的建设,倘若全国的虹膜库建立起来后,虹膜识别成为银行和政府机构对公民身份识别的一个必要指标,那么搭载了虹膜识别功能的移动手机便会大规模上市,这是生态圈发展的必要条件。rlnesmc

虹膜识别在智能门锁中的应用

如今, 在智能门锁领域讨论虹膜识别,首先要强调它的安全性能。陈建威在采访时说道, 近期央视曝光了“38款智能门锁竟无一款完全合格”的负面消息,其中38款门锁全部是指纹识别开锁功能,再次引起了消费者对智能门锁安全性能的关注。实际上,目前指纹门锁容易被攻破,如果经过技术升级或提升成本,大部分可以解决。但同质化严重的指纹锁一旦提高了技术水平或生产成本,“物美价廉”的印象就会被破坏,其市场竞争优势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安全性极高的虹膜识别,将会是智能门锁保障安全性能的最优解。rlnesmc

从技术层面来看,虹膜的基本结构由内在的遗传基因决定的,在人体发育到8个月之后就趋于稳定,自出生以后不再有变化,因此虹膜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另外,虹膜还具有非常强的生物活性,比如瞳孔的大小会随光线强弱变化,视物时有不自觉的调节过程,这导致用于虹膜收集、校准的硬件设备要求具备活体检测的功能。这些条件都是虹膜作为生物识别的活体检测的生理基础。rlnesmc

针对目前热门的智能门锁市场,中科虹霸认为,门锁类追求的关键点是安全性、易用性、长续航;总的来看,远距离、大视场、大景深、非配合或少配合的虹膜成像系统将是趋势。据悉,中科虹霸已经实现量产的虹膜识别门锁解决方案,是基于平台上做了深层优化,安全性上可以做到百万分之一的安全级别;易用性方面,识别距离可以做到30~55cm;在长续航方面,7000毫安时电池每天可开启18次,可超过100天的续航时间。rlnesmc

而武汉虹识技术着力于“硬件+算法”的全套虹膜识别门锁解决方案。硬件方面,虹识技术专注于自研芯片的开发,第二代乾芯ASIC芯片将于今年年底批量生产,据悉该芯片功耗只有100毫瓦,在智能锁应用里已达到待机(电池充电一次的使用时间)8-9个月,适合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智能门锁、保险柜、保险箱等等。算法方面,虹识技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团队,由两个博士创始人带队,从算法底层研发可硬件化的专用芯片ASIC,而非采用通用的CPU、DSP运算,以达到开锁功能更安全、更迅速、功耗更低。此外,虹识技术还推出了自有品牌的虹膜锁整机产品—IDL,最初它相当于“产品样板”,提供给锁厂、整机厂研究开发,让终端制造商更直观地体验到虹膜识别在门锁领域的安全优势,并以此设计更多个性化的智能门锁产品。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Momo Zhong
国际电子商情(Electronics Supply and Manufacturing-China)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于PCB、电子工程、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上下游垂直领域。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