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无线充电市场方兴未艾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无线充电一直被广泛关注。消费者希望在不使用AC适配器和专用连接器的情况下,为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充电。近两年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市场始终没有获得大规模商用普及。标准、成本、技术……哪些因素阻碍了无线充电的发展?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商用是否将在今年引爆?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IDT公司企业营销副总裁 Graham Robertson先生,就以上问题分享见解。

问:无线充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规模如何?5exesmc

  答: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分析,无线充电市场在未来几年会有快速的成长。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一个市场的复合成长率超过25%,而无线充电就属于这类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者们常常需要随时充电,而原来的有线充电模式常常需要找寻合适的场所和环境来充电,带来诸多不便。整个无线充电技术开发系统需要做的就是,在诸如家具或者交通工具等载体上提供充电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陆续开发类似的产品。在2013年5月左右,部分新推出的高端车型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这代表无线充电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5exesmc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过去几个月中,在无线充电领域的进展速度非常快。甚至运营商也很感兴趣,他们会推动手机厂商来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因此我们预估,今年年终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旗舰机型都会配备无线充电功能。5exesmc

问:IDT已推出了针对WPC的无线电源发射器解决方案,为何又选择了加入A4WP同盟?5exesmc

  答:去年底,我们推出了针对无线充电联盟(WPC) Tx-A5、Tx-A6和Tx-A11线圈,业界集成性最高的无线电源发射器解决方案IDTP9035和IDTP9036。新产品是针对单线圈5V输入和三线圈12V输入应用的,其进一步扩充了IDT满足WPC Qi标准的磁感应发送端系列产品。满足Qi标准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在众多应用领域获得青睐,包括充电板、汽车、工业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应用。5exesmc

  同时,我们在去年9月宣布加入A4WP同盟,该同盟是一个由全球无线电源技术行业领军者组成的独立运作机构,专注于全新的无线电源传输技术,其具备空间自由度,能为车内和台式电气设备充电,以及多个设备同时充电。5exesmc

  越来越多的全球行业领军者加入这个全新的无线电源生态系统,我们希望能够成功应对下一代无线电源传输技术带来的种种挑战,因此也加入成为该组织成员。近期我们相继与英特尔和高通公司合作开发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就可以无空间限制地为包括手机和其他充电电池/地功率直充设备在内的消费电子提供充电。5exesmc

问: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以MI和MR两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为主,您认为哪种技术有更大的市场潜力?5exesmc

  答:这个需要消费者来判断,我们的任务是尽量支持更多的标准,因为只有这样,不管消费者最终选择哪个都没关系,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5exesmc

  实现无线充电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MI)、无线电波和电磁共振(MR)作用。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方式,比如Qi标准。MI方式是通过初级和次级线圈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需要一对一进行短距离充电,而且充电设备需要对准线圈,能量转换效率比较高。MR方式目前只能在较短距离内采用,不适合长距离传输电能,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同时充电,对设备的摆放位置也无特定要求,但能量转换效率相对会低些。5exesmc

  可以说MI与MR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到底哪个解决方案会更有市场前景,这是鸡和蛋的问题,目前无法知晓。不过,IDT在两方面都有投入。5exesmc

问:在市场拓展时,无线充电是否面临成本压力?如何平衡无线充电技术效率和成本之间的矛盾?5exesmc

  答:目前无线充电方案的主要成本是线圈、IC和谐振电容,整套普通的无线充电方案成本大概20美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在如今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终端中,估计也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端机型才能消受得起。尽管如此,无线充电技术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5exesmc

  由于消费电子产品成本比较敏感,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产品并不是很多。不过就在最近几个月,已经有多家终端厂商向我们寻求合作。5exesmc

  效率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话题。因此当前的效率水平只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目前无线充电的效率主要在70-75%左右。5exesmc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技术颠覆如何驱动汽车半导体未来?

    “充满变革时代的车规芯片市场,毫无疑问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节。通过深刻理解市场动态和中国芯片厂商,我们可以更好把握机遇,迎接未来的市场挑战。”Canalys首席分析师刘健森在“2023中国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同期举办的“汽车半导体峰会”上分享道。

  • 魏少军:智能化助力半导体产业发展

    “人类社会最令人激动的一件事,是进入智能化时代。而智能化将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立自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魏少军在“2023中国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上分享道。

  • 瑞凡微:做好内功,以便在2024年能抢跑

    行业谷底期,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活下去。但是对于瑞凡微而言,不光是要活下去,还要在未来活得更好更有质量。

  • 吴振洲:芯片分销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探讨

    “今天电商如此,中小分销商更难!分销与供应链向何处去?”

  • 集睿致远CEO王亚伦:高速接口的现在与未来

    身处互联网移动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显示器等各类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也离不开一个关键组件——接口。

  • 数字低碳趋势下,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合作及融合发展

    在英飞凌看来,未来十年是低碳化、数字化“双轮驱动”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中国,低碳化和数字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那么,如何利用半导体技术的力量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的转型?这是业界很关注的一个话题。

  • 英飞凌南铮:物联网创新既要“有实招”,又要打“组合拳”

    物联网是整个人类最庞大的梦想之一。在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里,物品对人、物品之间的链接都将发生质的飞跃,并带动各种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 奋进中的中国本土EDA/IP产业

    在2023年7月于无锡召开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ICDIA 2023)上,魏少军教授呼吁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要敢为天下先,创新、创新、再创新,并强调了在当前形势下升级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 设计、测试测量、验证,共乘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东风

    历经两年的缺芯潮,促进了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大发展,尤其使汽车芯片国产化需求浮出水面。于此同时,中国IC设计业的大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围绕IC设计所需的测试测量、硅后验证等产业的布局和技术进步。

  • 元宇宙2023,国产IC开启“芯玩法”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芯原股份高级投资经理蒋丛逸,上海维享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范晓,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彭华军,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银牛微电子(无锡)有限责任公司CEO钱哲弘,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庆,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海青。

  • 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成就了LoRa®十年的成长与飞跃

    自2012年开启全球推广之路以来,伴随着全球物联网市场的发展,LoRa®走过了飞速增长的10年。如今,LoRa已经成为了低功耗物联网通信领域的领先技术,在各个垂直领域都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应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围绕着LoRa技术,一个庞大且充满生命力的生态(LoRa联盟)早已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 晶华微:国产工控芯片助力工业4.0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众多制造工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其中,芯片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和关键,芯片的性能高低决定了成效,芯片的自主可控程度决定了安全可靠。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