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2017年1月,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以来,就一直在致力于推动“美企回流”。为吸引更多本国企业搬回美国,今年3月,白宫特制定了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4月,白宫发言人承诺美国政府将资助企业的“搬迁费”;到2020年9月,特朗普上任即将满4年,在下一轮大选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美国的企业家们是如何看待“美企回流”的呢?
最近,一项针对在华美企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对于特朗普“美企回流”的提议并不感兴趣。对此,上海美国商会会长Ker Gibbs表示,很多企业的态度是,就算去东南亚也不会回到美国。YJfesmc
“美企回流”一直是特朗普政府的工作重点,在经过几年的施压之后,一部分美企被迫离开中国,把业务中心迁回美国,加入特朗普“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力量。但大部分在华美企并不看好特朗普的如意算盘。YJfesmc
据外媒彭博社近日报道,上海美国商会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0多家制造企业中,仅有约4%的制造商愿意把生产迁回美国;超过75%的企业表示,不打算把生产转出中国;14%的企业希望将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7%的企业计划将生产线转移至国内其他地方或者海外。YJfesmc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Ker Gibbs表示,离开中国的美企会优先选择迁入东南亚而绝对不是美国。许多受访的在华美企对中美关系的判断更为悲观,其中26.9%的企业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将无限期持续,这一比例高于去年调查的16.9%。另有22.5%的企业预计,紧张局势将持续三到五年,该比例也高于2019年调查的12.7%。YJfesmc
《国际电子商情》认为,随着中国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升级,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供应链迁移潮的热门目的地。实际上,早在去年,美国商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已经有40%的美国公司计划将产业链转移到以东南亚为主的其他国家进行生产。而在东南亚拥有低廉的劳动市场,美国关税对这些国家非常友好。YJfesmc
另外,上海美国商会还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在华美企业不打算在中国裁员,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将维持或增加员工数量。只有约29%的企业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打算在华裁员。YJfesmc
由于“美企回流”计划并不如特朗普所愿,9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及“中美脱钩”的概念。他说,美国就业市场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复苏,美国将成为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并“永远结束对中国的依赖”。YJfesmc
同时,他还表示,将打算限制中美经济联系,并再度向在海外的美国企业施压称,将对那些离开本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美企征收关税,还将禁止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获得联邦合同。YJfesmc
据彭博社的经济学家Tom Orlik和Bjorn van Roye在一份报告表示,如果中美两国发生脱钩,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3.5%左右,如果两国的关系得以保持基本不变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为4.5%。YJfesmc
其实,早在8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对“中美脱钩”话题就进行了正面回应。他指出:“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特别是后疫情时期,各国都有着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运行、维护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任务和需要。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各国只有同舟共济,才能乘风破浪,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克时艰,试图通过脱钩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饮鸩止渴,终将进一步损害本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YJfesmc
虽然特朗普政府软硬兼施,承诺由美国政府资助企业的“搬迁费”,还威胁将对在海外生产的美企征收关税,但是“美企回流”的意愿依旧非常低。大家倾向于认为,美国科技行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被低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YJfesmc
首先,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且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人民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巨大,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的最大市场。许多美国科技企业,比如苹果、高通、英特尔等,在中国的业务占据其总业务的很大一部分比例。YJfesmc
其次,美国生产成本高昂。即使美国政府有推出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对企业而言,在美国生产将面临更高昂的生产成本。所以就算有14%的企业表示将迁出中国,但他们的选择也不会是美国。全球物流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在人力成本更低廉的地区生产几乎成为了全球制造商们的共识,劳动力成本更高的美国在生产成本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优势。YJfesmc
再次,中国供应链难以替代。众所周知,当前的中国已经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以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为例,苹果产品几乎所有的零组件都是在中国制造,其中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有52家,而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仅有44家。YJfesmc
《国际电子商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仅4%的在华美企愿意“回流”的现象在意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美企回流”计划以及其他限制中国企业的决定,在某些程度上其实是在倒逼中国科技企业崛起。很明显,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国产化”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关注的焦点,在近期的各种展会上,各行业从业者都在关注“国产化”。也许正如一些分析师预判的那样,尽管会有阵痛期,但只要挺过这段艰难时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YJfesmc
责任编辑:CloverYJf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按今日实时汇率,这相当于170亿人民币
数字钥匙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了一种展示其数字能力的强大方式,为客户提供无缝、增值的车辆访问和被动启动功能。
随着配套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已经准备好进入新的市场,改变制造业、最后一英里配送、农业和医疗保健。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晴雨表。
半导体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来说正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现代汽车中已成为标准配置的电子功能。
GenAI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将超出电力公司的产能。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的微控制器(MCU)销量在2024年前九个月暴跌,该公司将其部分归咎于2022年和2023年签订的不可取消和不可重新安排的销售合同。
2025年欧洲与AI相关的IT服务支出将增长21%。
能源监管机构和不断上涨的成本迫使数据中心采用混合冷却、负责任的计算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足迹并缓解电网压力。
根据最近的市场研究报告和销售趋势判断,到 2024 年,印度芯片市场规模可能超过日本和欧洲。
三星电子近期遭遇外资大规模抛售,市值蒸发近90万亿韩元,股价跌至5万点,创下1年零7个月来的新低。
根据IPnest在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设计IP报告”,2023年全球设计IP市场收入达到了70.4亿美元,其中许可(License)费用增长14%,版税(Royalty)费用下降6%,这也是继2021年增长20.4%、2022年增长20.9%之后,IP行业营收再次实现年度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重回两位数增长。
2025年半导体制造市场五大展望
12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公告,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正式离任,由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欧盟委员会发布《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The2024EUIndustrialR&DInvestmentScoreboard),谷歌母公司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加剧,欧洲逐渐意识到自身在芯片制造和封测领域的短板,纷纷出台措施以提升产业链自主
2024年,半导体行业已经出现分化,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市场表现持续疲软,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继续推动GPU和高
近日,芯片制造领域传来重大消息:Rapidus开始安装ASMLEUV光刻机,成为首家接收EUV光刻设备的日本半导体公司。
品牌战略管理咨询公司英图博略(Interbrand)日前发布《2024中国最佳品牌》榜单。
为抢抓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大发展机遇,深圳市龙华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
这标志着非美国公司首次在服务器市场排名中位居榜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VR与MR头戴装置出货量约为960万台,年增8.8%。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OLED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由于陆系笔记型电脑品牌大规模采购,预计2024年OLED笔电
可实现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市场的无缝集成。
最近,Rambus推出了业界首个HBM4控制器IP,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内存接口技术的前沿地位。该控
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专为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耳机、医疗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而设计。
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源自于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方面驱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巨大需求,集成电路产业正
联想手写笔Pro搭载了汇顶科技新一代的主动笔驱动芯片,为消费者带来更流畅自然的书写体验。
在2024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上,创实技术展示了包括用于助听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高性能电子元
泰凌微电子获蓝牙 6.0 认证,助力蓝牙技术拓展与应用升级
泰凌微电子:国内首家获得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认证的芯片公司
2024年11月20日,由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以及旗下全球半导体观察主办的“MTS2025存储产
此次合作旨在大幅提升成本、能效、驾驶体验和车辆续航里程。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截至2023年,全球传统乘用车中LED头灯的普及率已达72%,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比率更是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