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16日荣耀发布全新搭载高通芯片的旗舰手机,华为实打实地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无高通芯片可用的手机厂商。这板上钉钉的事实不禁让人回想两年前——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商务部“拉黑”、禁止美企向其出售相关技术与产品。这一“断供禁令”不仅使华为近两年来无法采购到美系芯片,甚至连自研的“麒麟”芯片也受限无法正常生产,导致手机供货量大幅削弱,2021年Q1其出货量排名位于国内第三,全球出货量排名已跌出了前五。
“凡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加强大”。同样在这艰难的两年里,华为力挽狂澜,从财务表现上并没有被“断供禁令”击败!2020年年报显示,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如无注释,币种下同),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最受打击的消费者业务营收为4829亿元,同比增长3.3%,这说明华为针对断芯困境的应对策略奏效了。svHesmc
那么华为断芯的这两年,是如何止损并自救手机业务的呢?《国际电子商情》观察并总结出四个策略:svHesmc
华为自研芯片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2007年在代号为“梅里”的首颗自研手机芯片失败后,华为决定兵分三路,3G Modem巴龙团队、AP处理器团队以及4G LTE团队,各司其职、发挥专长。2013年华为决定把Modem和PA结合起来,走SoC的道路。随后华为第一代手机SoC芯片麒麟910问世。svHesmc
由此可知,华为自研芯片是自发而为之的,并非是自救行为。然而,“备胎转正”这种鲜有的逆袭故事,如果没有某些意外事故也很难实现。所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面对美国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不计前嫌表示感谢,这是以“结果导向”出发的思维逻辑。(点击回顾)svHesmc
当然,总不能永远被人卡着脖子。实现全流程的芯片自主可控制造,是华为当下缓解断芯困境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对此,华为为了应对芯片的断供,在2020年大规模地进行了储备。例如,2020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只有352亿人民币,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又例如,尽管面对打压,海思芯片无法生产,但华为内部仍在开发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元件。svHesmc
“华为也并未放弃海思团队,也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的决定。”近期华为董事陈黎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坚定表示。据悉,华为海思部门2021年Q1营收额只有3.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svHesmc
2020年11月17日,盛传多时的“华为以1000亿元的价格卖掉荣耀”传言被华为证实,但出售价格并未公布。荣耀品牌及其相关业务资产被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收购。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svHesmc
华为一份相关声明指出,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更是一次产业互补,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点击回顾)svHesmc
对于此次出售,业者的普遍分析是为了规避“断供禁令”影响。但荣耀独立后在2021年1月22日举办的首场新品发布会上,V40系列手机分别搭载的是麒麟、联发科天玑处理器。当时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强调,荣耀官宣独立后,几乎所有的供应伙伴都恢复了供应,包括AMD、英特尔、三星、美光、高通、微软、MTK(联发科)等各个供应商。直到今年6月16日,首款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的荣耀50系列强势回归,才足以说明荣耀的黑暗已经过去。svHesmc
从结果来说,卖掉荣耀品牌确实是华为止损手机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保住了荣耀这一独立品牌,“美国断芯禁令”似乎只针对华为本身;另一方面也能让华为自己更轻装上阵,在芯片自研的道路上更心无旁贷。svHesmc
同样是来自华为董事陈黎芳的发言,她坚信持续 2至3年的研发后将有能力应对芯片问题。另外坊间还传出消息称,华为海思部门正在设计、研发3nm芯片。svHesmc
不可否认,由于芯片供应的原因,华为消费者业务里的手机产品营收能力已严重减弱,只是智能装备和终端的收入大幅上升(2020年消费者业务里,除手机外其他产品销售涨幅为65%),因此拉动消费者业务整体营收正向增长。svHesmc
那么,是怎样的终端产品能顺利接棒华为智能手机呢?这就是华为早早布局的硬件生态——1+8+N融合战略。其中1是智能手机,8是指平板、PC(个人电脑)、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那N是指万物了。svHesmc
可能有读者有疑问,难道华为的平板电脑、智慧屏、穿戴产品之类就不需要芯片吗?为什么会成为华为重点打造的业务呢?svHesmc
第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白热化,但8大行业是增量市场,相对不那么饱和。就以PC来看,2020年全球出货3.026亿台,不到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四分之一;而且PC全球TOP5的竞争格局也不如智能手机如此激烈,华为连第五位(宏碁2098.9万台)都没有进去,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第二,8大行业所需的芯片总体上对制程的要求要低,产能更为充足,也有更多代工厂商可以选择。像是华为的无线耳机,除了自家的麒麟A1芯片,也有用恒玄的主控芯片。第三,利润问题。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只能做“加法”“乘法”,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提高硬软件成本、缩小原有利润空间。但像智慧屏这样的产品硬软件成本远低于智能手机,其单价也不低,自然就有很充足的利润空间。因此相信华为在考虑芯片备库存的时候也会衡量这点,一定会优先备货给高单价高利润的融合产品。svHesmc
事实上,1+8+N只是华为生态的“前调”。2021年6月2日鸿蒙OS系统的全面开源,这才是华为生态拓展的“进攻号角”!svHesmc
从《国际电子商情》整理的73家华为鸿蒙OS合作伙伴中发现,其合作伙伴既包括了软件开发及服务、芯片及模组、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上游供应商,主要提供技术支持和功能开发;又包括家电、安防、教育、出行、运动健康、VR视频等下游厂家,主要面向2C消费市场;此外还有三家银行宣布接入鸿蒙OS。(点击回顾)这说明华为对于鸿蒙OS生态的定位,不仅是智能硬件、AIoT,而是瞄准“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生老病死”这些人类生活中的主要元素,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从而构建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svHesmc
当然,鸿蒙OS生态版图能否成功,能否成为华为的增收新动能,目前看来还需要时间的检验。svHesmc
不难发现,上述三个手段都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去部署的。芯片断供毕竟是燃眉之急,华为一定有短期的应急策略。经观察,应急策略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业务的经销策略调整上。svHesmc
对于实体经销商,华为目前的经销操盘模式都是国包模式,即手机生产出来以后,给到国包商,由国包商分销到各个省包,然后省包直供省里的经销商。由此,因为当前现货货源极少,华为对超一线/一线城市的“体验店”“授权店”主要分发5千元以上的高端机型;下沉市场的“专卖店”主要销售3千元以下的中低端机型。目的是把少量的现货精准地投放到需求市场。svHesmc
尽管如此,华为线下门店的现货还是少得可怜。据一家在深圳华强北的线下门店负责人表示,当下部分机型的现货不超过5部,而且没有内存版本、机身颜色可挑选,基本是卖一部少一部。svHesmc
另外,由于分货长期不稳定,时有时无,有部分经销商已经计划转战到其他国产品牌。孰知2021年3月华为手机现货忽然充足起来,当月至少来了100多部新机,导致部分经销商搁置了转销的念头。“现在回头想想,这或许是华为为了稳住经销渠道的手段之一。”上述门店负责人苦笑道。svHesmc
国内有报道称,华为从边缘业务做到国内智能手机的巨头,线下门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盘活线下渠道或许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当务之急。svHesmc
对于线上销售渠道,始终不是华为的重点销售渠道,因此货源就更少了。余承东曾说过,华为终端在电商领域,销售战略比重为20%至30%,整个线下销售还是主体,不能为了线上放弃线下。因此,消费者在线上抢单,基本上不到1秒钟就售罄了。svHesmc
在消费者策略上,从2020年10月开始,华为对线下门店的手机分货增加一个新的硬性条件——智能手机+融合产品。起初是1:1,即想分到一部手机,就要多入一款硬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耳机、AI音箱、台灯、体脂秤、背包等产品。后来有的店家分到6部华为手机的同时,也入手了十多款硬件产品。当然,华为也提高了融合产品的提成,促进线下门店对融合产品的销售热情。svHesmc
“尽管这些硬件产品的提成比手机要高,但消费者不买单,门店也只好打折出售,总不能烂在仓库里吧?”另一位门店负责人说道。svHesmc
同时,为了阻断“黄牛党”串货,华为要求线下门店指引消费者立即拆封、现场激活。据一位门店负责人回忆,有些顾客进来扫货,既不挑内存版本、机身颜色,还愿意加买2个智能手表,但始终不愿意现场拆封、激活。该店长判定他是“黄牛”,拒绝了这个“大单”。“因为一旦华为查询到有串货的嫌疑,会对线下门店进行断供等惩罚措施,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呀!”该店长解释。svHesmc
不难看出,近两年华为尝试了许多应对策略,有成功有失败,也走了不少弯路。而当下,华为手机“缺货”情况仍然严重。在“花粉俱乐部”里搜索“缺货”发现,6月份以来消费者频频吐槽华为手机、手表、平板、路由器的“缺货”情况,甚至有网友调侃:“官网永远没货,天猫超市加价1000永不缺货”“不想加价就去蹲线下门店,不挑型号、不挑内存、不挑颜色,亲测有货!”……svHesmc
尽管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华为的上述举措褒贬不一,但用“白猫黑猫论”来看,从未有一家手机厂商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华为是第一家,自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正如一位“资深花粉”所述:“命门被捏住了,没办法。只有从设计到生产全部实现国产化,才不会再出现现在的情况。华为,加油吧!”svH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电子制造业是新加坡制造业的基石
国际电子商情23日讯 韩国科技巨头SK海力士日前发布的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66.1930万亿韩元,营业利润23.4673万亿韩元,净利润19.796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达35%,净利润率30%,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超越2018年存储器市场繁荣期,还凸显了SK海力士在AI半导体存储器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中国智能手机第四季度销量同比下降3.2%,为2024年唯一一个同比下滑的季度。
对于许多中国企业而言,不“出海”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已成为这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寒武纪股市“非理性繁荣”?
国际电子商情15日讯 美国知名芯片制造商Wolfspeed近日宣布,已将其位于达拉斯郊外FarmersBranch的得克萨斯州工厂挂牌出售,出售价格未予披露。
可让人与AI和AR的互动,不太引人注目。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据媒体报道,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三星电子决定将其最大的NAND生产基地——位于中国西安工厂在现有的基础上减产10%……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了578亿美元,环比增长1.6%,连续第八个月实现月度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这一整体增长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市场表现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过去几年,对能源电网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投资未能跟上能源需求和要求的步伐。
AI芯片市场异常活跃,扰动业内的一池春水。
1月份销售前景最强劲的是机电/连接器类产品。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报告指出,NANDFlash产业2025年持续面临需求疲弱、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1月21日嘉义地区芮氏规模6.4地震对邻近的晶圆代工厂、面板厂影响情况,TSMC(台积电)及
从拉各斯到内罗毕,从开罗到约翰内斯堡,线下零售渠道依然是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坚力量,在绝大多数地区贡献了超
荷兰特文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在室温下制造出晶体结构高度有序的半导体材料。
TrendForce集邦咨询公布了1月下旬面板报价,2025年1月下旬,电视面板价格上涨;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持稳。
国家大基金队伍之一大基金三期再次出手,巨资布局人工智能(AI)。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1月21日嘉义地区芮氏规模6.4地震对邻近的晶圆代工厂、面板厂影响情况,TSMC(台积电
根据Trend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2025红外线感测应用市场与品牌策略》报告,目前激光雷达(LiDAR)在车用市
1月14日,美国射频厂商MACOM宣布拟投资3.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28亿元),对其位于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最新财报亮眼。
继美光和三星两大半导体厂商发生人事变动之后,近日,英特尔前首席架构师跳槽至高通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美国2024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皆优于市场预期,美国
英飞凌位于曼谷南部沙没巴干府的新后道厂破土动工,该厂将扩大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布局。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随着与三安光电的碳化硅合资工厂落地重庆,2024年6月,意法半导体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同步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合作
凯新达科技 自由之旅 征途同行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开发者套件是一款尺寸小巧且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重新定义了小型边
德州仪器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集成式汽车芯片,能够帮助各个价位车辆的驾乘人员,实现更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广州飞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越秀区,诚信经营2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半
近日,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江波龙
深圳迈巨微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围绕电池健康和安全,电池电量计算二个核心技术能力,提供完善的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