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半导体的性能指标、认证标准要求严苛,车企更愿使用已通过验证的产品,新进原厂打进整车厂供应链体系谈何容易?与此同时,伴随更多新进者的加入,汽车电子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国产汽车MCU厂商如何才能突围?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提高,车规级半导体的单车价值持续放大。据Omdia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804亿美元,我国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达216亿美元,行业复合增速为12%。因此,进军车规级半导体市场的原厂越来越多。UWXesmc
车规级半导体的性能指标、认证标准要求严苛,车企更愿使用已通过验证的产品,新进原厂打进整车厂供应链体系谈何容易?与此同时,伴随更多新进者的加入,汽车电子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国产汽车MCU厂商如何才能突围?UWXesmc
2021年,汽车行业的“缺芯”事件,彰显了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当时机构预期芯片短缺到2022年有望缓解。进入到2022年,先是俄乌冲突爆发,尔后是上海“封城”事件,汽车供应链问题悬而未决——直到年中,汽车MCU仍存在交期长问题,且不同型号的产品交期不一。UWXesmc
UWXesmc
复旦微电子电力电子事业部技术市场总监梁磊UWXesmc
“部分汽车MCU的交期在40周以上。国产芯片厂商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除了原材料紧缺之外,还存在于芯片设计、制造、验证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上游晶圆厂的工程资源、集成电路测试的高端ATE(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设备、芯片考核测试的实验室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给芯片供应链带来影响。”复旦微电子电力电子事业部技术市场总监梁磊指出,“缺芯”事件警醒大家只有产业链共同努力,才能摆脱“卡脖子”窘境。对国产芯片设计公司来说,则要加强芯片设计、验证和测试的能力。UWXesmc
UWXesmc
杰发科技产品及市场总监李清庐UWXesmc
“从去年开始,终端用户需求一直很强劲,芯片厂的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杰发科技产品及市场总监李清庐坦言,此前MCU厂商会备1-3个月的库存,不同型号的库存水位或更高,现在原厂只要一有货就被“秒光”。“上游原厂已经没有库存备货,交货周期也变得非常长。以杰发科技(AutoChips)为例,不同型号的MCU交期差别较大。从总体来看,今年的交期依然紧张且无缩短的迹象。”UWXesmc
UWXesmc
赛腾微电子总经理黄继颇UWXesmc
“‘缺芯’突显了车规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当大家对供应链全球化津津乐道时,供应链断裂危机就悄然而至。”根据赛腾微电子总经理黄继颇的观点,虽然中国企业参与到了IC产业链各环节,但是在一些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上仍缺乏中国力量。IC产业链各环节如今的发展不平衡,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UWXesmc
黄继颇透露说,如今部分汽车MCU的交期为3-6个月,赛腾微会与车企或Tire1提前做沟通,预留3-6个月甚至更久的需求Forecast(预测)。一方面,调整有限的晶圆的封装产能,重点保证量产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资源来增加晶圆投片量,保证晶圆的供应满足用户需求。目前,赛腾微在前道生产各环节已有储备,公司车规级MCU交期可恢复至2-4周。UWXesmc
UWXesmc
上海航芯市场总监孙龙凯UWXesmc
上海航芯市场总监孙龙凯认为,在全球“缺芯”背景下,整车厂对国产芯片的认可度提升。航芯得益于技术规格贴近国内用户、服务和供应链因地制宜,这次“缺芯”背景下航芯的优势体现得更明显。据了解,航芯自2018年进入汽车安全控制芯片领域,2020年车规级安全MCU ACL16通过AEC-Q100认证并量产,当前交期稳定在4-6周。UWXesmc
UWXesmc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开发部部长夏雨UWXesmc
“上游车规类资源依旧短缺,短期内很难实现产能优化,预计‘缺芯’仍会持续较长时间。”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开发部部长夏雨强调,芯片短缺既是车企的挑战,也是国产车规级MCU厂商的机遇。中微半导体的车规产品2021年开始推进市场,以满足汽车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需求、可靠性标准达到AEC-Q100 Grade 1级别为目标。UWXesmc
UWXesmc
极海半导体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邓涛UWXesmc
“市场对国产MCU的接受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短期内,车用MCU市场增量将持续,期间32位车规级MCU仍供不应求。”极海半导体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邓涛说,安全性是汽车应用的核心问题,公司将持续优化设计与开发过程,建立车规级芯片实验室,提升芯片产品的可靠性,目前极海车规MUC交期维持在3-6个月不等。UWXesmc
通过国产汽车MCU厂商的自述,可看出大家普遍认同“缺芯”是机遇的说法,他们也意识到IC产业链环节发展不平衡,这让他们更加坚定“自给自足”的决心。与此同时,国产汽车MCU企业开启了漫长的量产之路。UWXesmc
据不完全统计,传统汽车需要至少40种芯片,单辆车的芯片使用量为500-600颗,其中MCU芯片用量超过70颗。Sievers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占比是燃油车的两倍,一辆新能源汽车约需100-200颗MCU芯片。汽车MCU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这刺激企业争先进入车规领域。UWXesmc
车规级MCU芯片已经实现国产化,相关企业也推出了量产产品。对新进入汽车MCU领域的企业来说,出货量达到数千万颗是一个门槛,这意味着得到市场的初步验证。本次受访的杰发科技、芯旺微电子、航芯、赛腾微出货累计均达上千万颗。UWXesmc
杰发科技通过与车厂间密切合作,其MCU出货量在近几年大幅上涨,781x和780x系列综合出货量累计达1000万颗。李清庐坚信,AutoChips 784x系列量产后,会得到老客户的青睐,“公司收到了很多车企的合作意向。”据悉,AutoChips研发设计的芯片满足AEC-Q100认证和ISO26262功能安全ASIL-B认证。UWXesmc
自2017年进入汽车前装市场以来,赛腾微车规芯片累计出货超过1000万颗、整车装车量超300万台。黄继颇说,基于赛腾微“MCU+Power”的芯片组合,打入了吉利、奇瑞、广汽、东风、五菱、通用、福特的供应链,在车身控制域和智能座舱领域有广泛应用。UWXesmc
UWXesmc
芯旺微电子FAE总监卢恒洋UWXesmc
芯旺微电子汽车MCU已在国内/国际品牌的主流车型装车使用。据芯旺微电子FAE总监卢恒洋介绍,公司产品线涵盖8位/32位车规级MCU,年出货量达数千万颗,2022年出货量在持续提升。公司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与客户共同制定量产计划,保障关键项目得到有力支持。UWXesmc
孙龙凯告诉《国际电子商情》,航芯的车规级安全MCU ACL16的年出货量近千万颗,已经在潍柴、金溢等10余家车载Tier1和车企实现商用。UWXesmc
其他受访者表示,公司的汽车MCU正推进批量量产。UWXesmc
据梁磊透露,复旦微已有5款车规级MCU获得AEC Q-100认证,评估使用的车企达上百家、定点项目近100个,这些MCU将在今年下半年集中量产。“从今年下半年起,复旦微还将推出三个MCU产品系列,新品分别围绕车内交互、功能集中控制器、智能传感器应用场景。”UWXesmc
UWXesmc
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UWXesmc
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说,公司40nm车规级MCU产品GD32A5正在积极推进量产中,将支持AEC-Q100车规级MCU认证和安全标准,它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采用嵌入式Flash设计,支持2路CAN FD。在目标市场方面,GD32A5系列适用于车身控制系统、BMS动力电池、智能架舱和汽车仪表等细分应用。UWXesmc
“中微半导体已实现车规产品小批量供货。”夏雨解释说,车规产品导入量产周期相对较长,终端产品验证长达6个月以上,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出货。结合公司近期终端推进的情况,预计未来在交付方面会有较大突破。中微半导体在汽车领域形成了从MCU到模拟、驱动到互联的产品布局。随着导入AEC-Q100认证计划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迭代也在加紧布局,更全面的车规系列将陆续面世。UWXesmc
据介绍,极海的APM32F072RBT7(Cortex-M0+)和APM32F103RCT7(Cortex-M3)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基于Cortex-M0+/M3/M4内核的5款产品也会在今年年底通过认证。”邓涛还说,明年极海将推出G32A系列车规级MCU,该产品满足ASIL功能安全设计条件,符合ISO26262汽车功能安全标准。UWXesmc
《国际电子商情》认为,国产汽车MCU企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企业出货量虽有突破数千万颗,但总体市占率仍不够大。中国汽车MCU市场主要被国际厂商占据,国内车规级MCU自给率不到5%,当务之急是“提升量产水平,争夺市场份额”。UWXesmc
车规级MCU产业高度集中,超过95%的市场份额被国际原厂占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MCU厂商的机会在哪里?大家普遍认同,受惠于“芯片荒”“国产化替代”“新能源汽车普及”,国产MCU厂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过,车规级芯片比消费/工控级芯片规格更高,这也对MCU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UWXesmc
梁磊表示,全球“芯片荒”给国产MCU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但在短暂的窗口期内,原厂要拿出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导入汽车应用、完成数十项甚至百项测试,还要经受供应链方面的新考验,这是一场综合能力的大比拼,需要国产MCU厂家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品质磨好。国产MCU企业的优势是更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以此规划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UWXesmc
李清庐认为,国产汽车MCU企业的机遇主要有三点:1.市场需求激增,出现井喷的局面;2.国产MCU有机会进入汽车供应链体系;3.人才和资金向行业聚拢,促进国内MCU厂商迅速发展。当然,只有苦修内功、打磨产品才是生存之道。UWXesmc
“车厂会有自己的Tier1,Tier1也倾向于用它们惯有的选型。一个需求的提出,到产品设计、落实、发出标书、应达标,再经过测试验证上车,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三年。Tier1和车厂要耗费很长时间来做验证,汽车电子厂家要提供数据报告,用以支撑客户内部的产品推广。AEC-Q100和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是车规芯片的准入门槛。”UWXesmc
李清庐补充说,“随着全球芯片荒的出现,国家鼓励车企做国产化替代,这给了国内汽车半导体厂商直接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的机会。以前车企很少参与芯片的产品规划,但现在车厂会定期组织workshop(研习会)或者技术交流日等活动,车企也愿意参与到汽车电子行业的产品规划。这也推动我们做出更符合车企要求的产品,便于我们去打磨、测试、验证产品。车规产品需要长久的沉淀,企业不单能设计出芯片,还要求芯片能被制造出来,后面还得保证产品的稳定性、10-15年的供应链维护管理,以及售后管理等。只有能应对这些挑战的厂商才能存活下来。AutoChips在这一整套链路上,有全面的经验、深厚的客户基础以及良好的内部管理通道。”UWXesmc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正从分布式架构(Distributed)-基于域的集中式架构(DCU based centralized)-基于域融合的带状架构(DCU fusion basedzonal)的发展历程,智能座舱、高精度导航、车身电子等应用对MCU需求量大增,未来车规级MCU的市场潜力持续提升。”金光一直言,本土汽车MCU厂商要把握汽车“新四化”所带来的机遇。面对智能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长期来看汽车芯片短缺将成为常态,通过本土化可以部分缓解汽车芯片短缺局面。“国产化是必然的行业发展趋势,解决缺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车用芯片产业链布局,构筑中国自主的车规半导体标准体系。”UWXesmc
不管是合资车企还是国内车企,都开始接受国产车规级MCU。黄继颇说,从产品来看,传统乘用车的车身电控部件,新能源车的智能座舱、主/辅电控等,都是国内车规级MCU企业的切入点。不过,由于汽车电子行业的特殊性,对产品性能、抗干扰和抗静电辐射等要求高,车企虽然打开了面向国产MCU的大门,但对MCU的品质要求却不会降低,AEC-Q100车规认证、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仍是芯片设计公司进入车规IC的严苛门槛。UWXesmc
“在国产化芯片的需求推动下,95%的市场份额就是国产汽车MCU的机会,这要求我们要立足国产化、及时跟进市场新需求,以寻求技术和应用上的弯道超车。”在卢恒洋看来,国产化是全方位的——从系统集成商到元器件供应商。MCU在芯片领域属于控制类,在系统应用中属于关键元器件,而关键芯片的国产化是整个市场行业的核心需求。UWXesmc
孙龙凯说,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推动整车厂、Tier1的新一轮洗牌。市场涌现更多国产Tier1和新兴国产整车厂,对于国产芯片厂商是利好。国产企业的优势在于,能紧密、灵活地响应国内客户需求,所提供的服务更及时、到位。UWXesmc
国产汽车MCU企业正充分利用市场机遇,尝试从各个方面切入整车供应链。根据切入方式的不同,也显示出不同的发展模式。UWXesmc
我们经常能在汽车领域看到“前装”和“后装”的说法,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前装模式主要由汽车制造商主导,供应商在汽车出厂以前,将产品销售给汽车制造商,由汽车制造商组装后推出市场。后装是指供应商生产的产品通过经销商来走量,以渠道销售为主。UWXesmc
由于前装需打入车企的供应链,其进入门槛较之后装会更高。一些汽车MCU厂商会选择先进入后装市场,再从后装市场来切入前装市场。当然,也有厂商选择直接切入前装,或者前/后装同步发力,而具体选择怎样的模式,大家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UWXesmc
杰发科技的MCU产品主要应用于前装市场,产品线包括AC781x、AC7801x、AC7840x、AC7802x等系列。其中,AC781x和AC7801x系列是通用型MCU,适用于车身ECU、新能源ECU、汽车热管理ECU、智驾ECU、动力底盘ECU。AC7840x应用于BCM(车身控制模块)、HVAC(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T-BOX(远程车载终端)、VCU(车载通信装置)、BMS(电池管理系统)等。李清庐介绍说,杰发科技接下来会规划集成型的MCU 787系列,面向动力域或在现有通用型MCU基础上做拓展。UWXesmc
复旦微的车规级MCU面向前装市场应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有涉及。梁磊表示,经过半年时间的推广,复旦微首款汽车MCU已经应用于车身的多类零部件中,包括空调面板、中控面板、开关、座椅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内饰灯、脚踢传感器、胎压监测、数字钥匙、无线充电、腰托按摩、空气质量传感器等。UWXesmc
兆易创新的策略是前/后装同步扩展:在汽前装市场,正推进面向BCM应用的MCU系列新品的量产;在汽车后装市场,已有智能座舱及其周边功能应用,例如汽车仪表、电子声浪模拟系统、汽车线束集线盒、IVI、EDR、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T-BOX等。UWXesmc
金光一说,兆易创新将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持续加大对车规级产品生态的投入,包括提供典型的汽车应用解决方案、参考设计、代码、协助用户通过一系列车规认证测试。UWXesmc
赛腾微车规级MCU应用于车身控制域终端节点,并正向智能座舱域、新能源车主/辅电控域部件切入。黄继颇说,公司量产MCU产品已在汽车前装市场的防夹车窗、前后车灯、日间行车灯、阅读灯、座椅控制、汽车空调、智能雨刷、智能方向盘、换档器、智能空气滤清器、氛围灯、车载无线充等汽车域控制部件节点中有应用。UWXesmc
卢恒洋表示,芯旺微电子汽车MCU应用在汽车前装的汽车照明、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和汽车电源与电机控制等关键ECU中,应用场景覆盖到几乎所有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系统,还在不断的向底盘类的控制应用方向探索,产品也向更高的功能安全领域进行技术突破。UWXesmc
航芯的车规级安全MCU和通用MCU在前后装市场都有使用。孙龙凯指出,安全MCU ACL16可应用在T-BOX、ETC、数字钥匙等需要安全加密的场景,安全MCU ACX200T可应用在V2X车联网场景,通用MCU可应用在车灯、升窗器、盲区检测、雨刷等车身控制类的应用。UWXesmc
中微半导体夏雨的观点是:车规产品无论是产品性能、可靠性,还是制造流程、品质管控,车规类产品的标准更加严格。汽车芯片的技术及行业壁垒极高,加之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对外依赖度也高,国产汽车MCU厂商就算立志突围,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切入整车供应链。中微半导体车规级MCU系列主要应用于智能驾舱、辅助驾驶等领域,前装为主后装为辅。他表示,中微半导体与整车厂及配件厂已经展开深度合作。UWXesmc
“在有限的芯片紧缺的‘窗口期’难以实现‘量’‘质’齐升。海外巨头在技术积累、生产工艺、知识产权、应用方案上,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国产品牌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要求国产汽车MCU厂商除了积极投入技术研发、紧跟车企需求、关注细分领域、开发与客户需求对口的产品之外,还需要意识到与国际巨头的综合差距,逐步搭建完整的生态体系、构筑稳定的供应链。”邓涛介绍说,国产汽车MCU厂商普遍从车身、车内环境相关控制做起,不断构建自身产品生态,再逐渐转入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照明、ADAS等应用。UWXesmc
邓涛告诉我们,极海半导体车规级MCU在前装、后装市场均有布局。在前装市场,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导航、新能源车中BMS电池管理、声浪模拟、燃油车中油箱防盗、EDR及智能座舱等;在后装市场,主要应用于升窗器、雨刮器、后备箱开启、并线辅助、后视镜控制等。UWXesmc
大家都很重视汽车前装市场,为了更好地打入汽车供应链,不少企业选择了前后装同步发展的策略。总体来看,国产汽车MCU企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相信随着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能在汽车各细分应用及各环节,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UWXesmc
根据新国标(GB 39732-2020)的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都将强制要求配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或者符合规定的DVR(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EDR设备需求增量有望迎来爆发,中国市场打开的新窗口,将推动车规类产品的需求。针对EDR,我们收集到了一些信息:UWXesmc
此外,大家也针对未来2-3年内汽车MCU的供应趋势做了预测。UWXesmc
“通过多项手段来稳定供应链紧缺问题,包括扩充产能、转移车规生产线、提前规划未来产能,同时更多国产代工厂加入到车规级芯片生产队伍中。未来汽车MCU供应链会越来越稳定,伴随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大力普及,与之相应的汽车MCU稳定增长的趋势值得期待。”杰发科技李清庐预期。UWXesmc
黄继颇认为,晶圆代工厂新增产线开始量产或即将量产,必然会带来产能的提升。全球整车需求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此在未来2-3年内,随着国产车规级MCU的快速成长,汽车MCU的需求会逐步达到新的平衡,国产车规级MCU市场占有率也将达到新的水平。UWXesmc
芯旺微电子卢恒洋坚信,汽车MCU的供应趋势是国产化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UWXesmc
极海半导体邓涛表示,芯片短缺会随着产能的恢复而缓解。同时,越来越多国产芯片厂商在汽车芯片市场发力,整车厂商也在积极与芯片公司联合布局汽车芯片供应链。相信在国内本土芯片企业的入场,以及国家政策与产业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未来2-3年内芯片国产化进程将大力推进。UWXesmc
中微半导体夏雨称,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各种环境因素错综复杂,核心汽车部件的供应面临很大压力。国产车规类产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要求厂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及品质,才能突破头部国际原厂的重重包围,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UWX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22年7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UWX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为了“集中力量,增强协同效应”。
在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合作。
本报告选择汽车动力(Powertrain)与底盘(Chassis)系统中的MCU做探讨,一方面是因为,就车规MCU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组成部分更为关键、复杂,对安全性要求更高,更具实现难度;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汽车角度,动力与底盘系统的电子控制也更加由来已久和具代表性。
传日产和本田探讨合并。
国际电子商情18日讯 恩智浦半导体周二宣布,将以2.425亿美元全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Aviva Links……
数字钥匙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了一种展示其数字能力的强大方式,为客户提供无缝、增值的车辆访问和被动启动功能。
汽车制造商纷纷致力于将更先进的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汽车之中,这一动向在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显得尤为恰当。
德国汽车制造巨头大众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重组,而这一战略调整的焦点落在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国际电子商情10日从德媒体获悉,大众集团不仅考虑出售其在南京的工厂,还可能进一步出售开工率不足的其他工厂……
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有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近期在全球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组装市场中占据了超过30%的份额……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谈论人工智能(AI),但过去AI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现如今,边缘AI的风越吹越烈,它正在渗透至各个领域。随着边缘AI技术不断发展,MCU领域也在经历重大变革。为了应对边缘计算需求的增长,以及满足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在MCU中集成AI功能已成为行业趋势之一。
国际电子商情5日讯 在电动车技术投资失利而陷入巨额亏损的Ideanomics已申请破产保护。这家转型失败的美国公司正在其无线充电业务和其他技术投资寻找潜在买家,旨在通过资产重组来缓解财务压力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国际电子商情5日讯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半导体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WSTS的最新预测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9.0%,达到6270亿美元的新高。这一增长有望在2025年得到延续,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1%至6971亿美元……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重回两位数增长。
2025年半导体制造市场五大展望
12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公告,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正式离任,由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欧盟委员会发布《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The2024EUIndustrialR&DInvestmentScoreboard),谷歌母公司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加剧,欧洲逐渐意识到自身在芯片制造和封测领域的短板,纷纷出台措施以提升产业链自主
2024年,半导体行业已经出现分化,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市场表现持续疲软,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继续推动GPU和高
近日,芯片制造领域传来重大消息:Rapidus开始安装ASMLEUV光刻机,成为首家接收EUV光刻设备的日本半导体公司。
品牌战略管理咨询公司英图博略(Interbrand)日前发布《2024中国最佳品牌》榜单。
为抢抓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大发展机遇,深圳市龙华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
这标志着非美国公司首次在服务器市场排名中位居榜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VR与MR头戴装置出货量约为960万台,年增8.8%。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OLED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由于陆系笔记型电脑品牌大规模采购,预计2024年OLED笔电
可实现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市场的无缝集成。
最近,Rambus推出了业界首个HBM4控制器IP,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内存接口技术的前沿地位。该控
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专为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耳机、医疗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而设计。
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源自于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方面驱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巨大需求,集成电路产业正
联想手写笔Pro搭载了汇顶科技新一代的主动笔驱动芯片,为消费者带来更流畅自然的书写体验。
在2024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上,创实技术展示了包括用于助听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的高性能电子元
泰凌微电子获蓝牙 6.0 认证,助力蓝牙技术拓展与应用升级
泰凌微电子:国内首家获得Zigbee PRO R23 + Zigbee Direct认证的芯片公司
2024年11月20日,由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以及旗下全球半导体观察主办的“MTS2025存储产
此次合作旨在大幅提升成本、能效、驾驶体验和车辆续航里程。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截至2023年,全球传统乘用车中LED头灯的普及率已达72%,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比率更是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