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GPS应用和位置服务遍地开花,SiFR公司趁势加大在华布局

作为GPS芯片和技术的领导厂商之一,SiRF公司因为市场火爆而声名鹊起。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SiRF正在大幅扩充其在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

Kanwar Chadha:2008年,手机市场会超过PND。

随着GPS从车载导航进入到手机等各种消费设备中,从定位和导航功能衍生出更为广泛的位置服务(LBS),GPS已经成为新的“杀手级”技术。在中国移动和科技奥运的推动下,中国GPS市场已开始爆发,很多带GPS功能的手机在今年Q2开始出现,有整机已经低于2,000元,预计到07年底有更多GPS手机上市。作为GPS芯片和技术的领导厂商之一,SiRF公司也因为市场火爆而声名鹊起。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SiRF正在大幅扩充其在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不久前,本刊就软件GPS、多功能RF、GPS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等问题,专访了SiRF公司创始人兼营销副总裁Kanwar Chadha。 《国际电子商情》(ESMC):请介绍一下SiRF的GPS芯片产品线和最新产品? Chadha:我们的GPS芯片可分为SiRFstarIII和SiRFInstant两大架构。SiRFstarIII是我们的旗舰产品,有超过20万个相关器件,速度和灵敏度都非常好,属于高性能架构,面向非常广泛的应用。SiRFInstan GSCi-5000是我们从MOTO收购而得,主要面向大批量、中端手机,它的性能比SiRFstarIII稍差,但尺寸和成本非常小,适用于中端手机。 SiRFstarIII包括三大产品线,基于Flash的GSC3e/LP系列比较通用,可以用于便携导航设备(PND)、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等;基于ROM的GSC3LT和GSD3系列则面向手机进行了优化。 GSD3是面向手机的最新产品,与SiRFstarIII其它产品是把RF和BB两个裸片封装在一起不同的是,它是采用单个裸片的单芯片方案,体积最小、功耗最低和灵敏度最高。它采用90纳米RF CMOS工艺,4×4×0.68mm TFBGA封装,面积只有约10mm2,灵敏度达-160dBm。由于部分导航软件运行在系统主CPU上,GSD3的系统成本最低,比现有方案低10~20%。 ESMC:GSD3看来是一个软硬结合的GPS方案,几年前SiRF就推出了纯软件GPS方案SiRFsoft,但市场表现似乎并不好,如何看待软件GPS的市场前景? Chadha:我认为软件GPS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发展。如果需要很多导航应用,软件GPS不是最好的方案,因为它需要占用太多主CPU资源;当然,在一些只需要简单定位功能的应用中,软件GPS是不错的方案。 GPS方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独立于主机(Host independent),所有软件都运行在GPS芯片组上,如SiRFstarIII LP和LT系列;第二类是部分依赖主机(Host coupled),部分软件运行在系统主CPU上,如SiRFstarIII GSD3系列;第三类是高主机依赖型(High Host dependent),即所谓的软件GPS,只需要GPS射频芯片,GPS基带功能由运行在主CPU上的软件完成或GPS硬核集成到主芯片中。从第一类到第三类,功耗、体积和系统成本越来越低,但开发时间和所需要主CPU资源越多,适合量越来越大的应用。 没有一种方案是万能的,它们将会并存。对于手机应用,未来三年仍会以GSD3这样的第二类方案为主,软件GPS市场会很小,虽然从长期来看,软件GPS更适合某些市场。很多客户关注软件GPS,但目前大多采用GPS芯片组方案,因为上市时间非常重要。 ESMC: TI、英飞凌、NXP和MTK等手机平台厂商都进入了GPS市场,他们有很强的主芯片,可能会以软件或硬核方式集成GPS基带功能,推动软件GPS的发展? Chadha:我不认为大部分平台厂商会采用软件GPS方案,因为它太依赖主CPU,平台厂商更希望利用其资源支持多种应用,而不是花费100~200MIPS来只实现GPS功能,这得不偿失,除非是笔记本电脑这类资源充足的产品。他们会采用GSD3这种部分依赖型方案,在典型手机ARM处理器上,GSD3只需约5MIPS。 很多手机平台厂商并没有足够的GPS技术来自己开发,不少都在和SiRF合作。例如我们和NXP在3G平台上的合作,我们在国内和展讯、海思、大唐都有合作,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合作宣布。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寻找那些可以被迅速集成进他们平台的方案。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会采用IP集成的方式,就好象SiRF和飞思卡尔合作为MOTO的一些手机提供软件GPS方案一样,但还不是现在。 ESMC:SiRF是否并不看好手机基带和GPS基带集成的方向,而会走蓝牙、GPS和移动电视等多种无线技术集成的方向?为此,过去几年SiRF收购了TrueSpan、Kisel和Impulsesoft等无线技术公司? Chadha:确实如此。手机系统包括三部分:Modem(GSM/EDGE/3G/HSDPA)、无线连接(GPS/蓝牙/移动电视/WiFi等)和多媒体功能。Modem非常复杂,如果把Modem和无线连接技术集成在一起,问题是一旦无线技术变化(例如从蓝牙2.0升级到蓝牙2.1),整个手机Modem平台就需要重新验证,非常复杂。除非某种无线技术的采用率有100%,否则将Modem和无线连接技术集成在一起并不明智,而将多种无线技术集成在更容易和合理。 因此,我们认为多功能RF方案 (Multi-radio)优于Modem集成方案,为此我们进行一系列收购。Kisel是一家复杂多功能RF方案提供商,涉及蓝牙/WiMAX、WiFi/UWB/GSM/WCDMA等领域,TrueSpan从事移动电视芯片开发,而Impulsesoft是一家蓝牙技术厂商。 ESMC:SiRF计划何时推出多功能RF产品?06年初SiRF发布了集成GPS和蓝牙的SiRFLink1产品,市场表现如何? Chadha: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它不会只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系列持续的产品。我们将于今年发布一些产品,明年发布一些产品,它们将包括多个RF,不仅仅只是GPS。通过发布SiRFLink1,我们希望向客户推广多功能RF观念。客户很喜欢这个观念,但目前它还没有进入大量出货阶段,我们正寻求将它集成进不同的产品。 ESMC:过去几年来,整个GPS市场有哪些重大变化和趋势? Chadha:直到2006年, PND还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但今年手机市场增长非常快,到2008年,手机市场会超过PND。另外,超薄电脑(UMPC)和各种消费产品也开始集成GPS功能。未来多种应用都会高速增长,PND不再是主导。 有意思的是,随着市场从PND这样的专用导航设备,扩展到包括手机和UMPC在内的所谓位置意识产品(Location aware platform),客户可以增加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不是一个功能固定的设备。就好像PC一样,最初主要用于文字处理,但目前有非常多的应用。 正因为GPS被集成进了不同的产品中,创造了大量应用。除了定位和导航外,还包括位置短信、社交网络、POI、交通、本地搜索、娱乐、广告、营销、商业和安防等等。位置信息是所有这些应用的基础。因此,我想强调的是,GPS不只是芯片,它包括芯片、软件、网络和整个生态系统。 ESMC:为了满足这种趋势,作为芯片厂商,除了芯片性能、体积和功耗方面持续改进外,SiRF还要做好哪些事情? Chadha:我们主要在做三件事。一是使我们的架构更灵活,能够被集成进不同的平台,这意味着更小体积和更低功耗,通常是芯片层面的事情。 二是目前不同平台间GPS应用兼容性很差,比如这个手机上的应用,那个手机可能运行不了。为此我们正同各方一起努力,使得GPS应用一次开发,可以在不同平台间通用。例如,SiRF和MOTO合作统一通用API和标准,使得MOTO和SiRF生态系统的手机可以共用GPS应用,并且使GPS功能和手机上通话、短信、地址本和上网浏览等应用更好集成。 三是利用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改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支持伽利略、北斗等多个卫星系统,或者将GPS和陀螺仪 、加速计等各种传感器结合,即使没有GPS信号,也能够获得位置信息和导航。总之,目标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非常迅速获得位置信息。另外就是通过多功能RF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硬件或者软件层面将GPS和移动电视接合。 ESMC:目前大量厂商进入了GPS市场,SiRF如何看待他们的竞争?比如SiRF的客户TomTom也宣布采用Global Locate方案,市场传闻Garmin也采用了MTK方案? Chadha:为了满足移动运营商的需求,GPS芯片供应商必须拥有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GPS、AGPS、蜂窝网络和生态系统。目前实际上只有SiRF和高通两家厂商有这样的能力,其它厂商有一部分能力,但不足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高通在CDMA领域很强,而SIRF在非CDMA领域很强,包括GSM和WCDMA网络。未来我们两家会持续成功,其它厂商将会是比较小的玩家。 随着GPS市场越来越大,一些大客户都会采用第二供应商,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以Garmin为例,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和Garmin内部研发团队竞争,他们也有自己的GPS芯片组,如果他们打算停止内部研发,采用第二供应商也是理所当然。不过,目前Garmin并没有宣布采用了MTK或其他供应商。 因此,我们认为GPS产业会出现一些的第二供应商,但我们坚信大多数情况下,SiRF是主要供应商。由于GPS市场变得足够大,特别是手机市场快速增长,SiRF将会非常成功,其他一些厂商也会生存下来。
责编:Quentin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推荐文章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