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的电表芯片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给电表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鼎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谈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对比了国内国外市场的一些差异。
问:请您谈谈未来智能电网的方向。
答:现在全世界都在谈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我的理解,现在的电网还是单向的电网,就是用户单向用电。但未来的智能电网要同时解决用户用电和发电的双重功能,因为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家里就有了自己发电的可能,这个时候家里发的电就需要输送到电网里,这个时候电表和电网就变成双向的了。就需要用到大量的逆变器,电网里也需要做各类的负载平衡,整个电网的拓扑结构就会复杂很多,其中会大量应用到传感器、通信、计算和存储的技术,也可以认为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电表的发展趋势也是越来越智能,会加入更多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模拟控制电路。今后做电网和电表产品就需要懂计算机、软件和通信技术,也要理解各类标准。这对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国家都会引起巨大的变革,所以现在整个世界都很热衷于这个概念,新兴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出现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能源供应的现有格局,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将是异常深远的。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鼎 |
问:中国智能电网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现在智能电网的概念已经被政府提出,并经过媒体炒作而深入人心,但现在还是处于概念炒作阶段,因为具体的技术和行业标准还都在制定中,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具体的产品,所以这个市场现阶段还是在试点摸索阶段,国内企业也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因为市场需求还没有真正释放。而标准的订立由于涉及巨大的利益博弈和技术准备,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标准,国内的厂商和电网就更加没有这个能力来主导技术标准,毕竟在技术研发方面,国内企业还是落后于国外巨头。这个概念还是超前于具体的市场,需要政府和厂商共同推动这个市场的发育成熟,普通民众是否会接受这个概念,新能源的发展是否能够进入大规模的商用,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从一个美好的概念到具体的商用,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企业当然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对新的技术有所储备,提前做研发,这样标准制定以后就可以有先发优势,甚至直接对标准的制定产生影响,这样对企业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有利。所以现在对国内企业来说还是摸索阶段,一下子把整个标准和技术都想清楚并提出整体规划,这对国内的企业来说还是不现实的。还有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如何发展和排布,也对电网有很大的影响,这是电网的一部分,它也需要时间的慢慢成熟。
问:国内和国外市场有何差异?
答:中国目前的国网标准还不是智能电表的标准,还有欠缺。国外比较强调规划的严谨和前瞻性,可能会规划很多年,但是把以后的整个发展路线都考虑进去,体现完整性和平衡性也比较好。而国内的规划则是自下而上的,现在有什么需求就定一个标准,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规划,更没有未来的规划,让国内任何企业或者国网做一个可以看到未来10年或者20年的长期规划,这个不太可能。这就导致它规划出来的产品标准也是阶段性的,过一段时间会再升级,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这种情况对行业内的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有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以现有国内企业的状况来考虑,这种情况不能说不好。实际上就电表行业的发展,中国现在是远远领先于欧洲和美国的,美国很多家庭还在用传统的机械式电表,十几年前中国就改成全电子电表了。发达国家的智能电网起点很高,人家可能一下子就从传统的机械式电表跳到智能电表,整个电网也是从新规划过的。我们的产品在国外的市场更加适合东欧、拉美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因为他们的市场和经济情况与中国更加类似。
问:您能介绍一下贝岭在智能电网方面的产品情况吗?
答:目前贝岭主要关注于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由电子式电表发展而来的,而电子式电能表的核心就在于电能计量是由专用IC实现的,贝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早,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这个市场,从最早的模拟计量IC到后来的“A/D采样+DSP”的计量IC直至目前智能电表所用的多功能计量IC。可以这么说,贝岭见证并伴随了智能电表的发展历程,同时对推动电子式电表乃至智能电表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近20年的行业积累,使得我们对电表的系统非常熟悉。目前我们在智能电表上的产品覆盖面非常广,智能电表上能够看到的芯片我们几乎都有产品提供。从计量芯片、时钟电路、液晶驱动、继电器驱动到通用的RS485芯片和EEPROM,我们都可以提供。我们近期还将推出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只有MCU没有提供,但我们也在考虑做这含有MCU的SoC芯片。原来我们在业内是做计量为主,现在则延伸到所有的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以后会做SoC电路,这样就可以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智能电表行业是主流的供应商,很多品牌客户都使用我们的芯片。
问:贝岭会推出单芯片的电表解决方案吗?
答:我们正在研发中,样品也已经出来,因为我们有全面的技术和产品,整合起来不是特别困难。从国外的情况看,用单芯片是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这样成本可以更低,性价比更高。但从系统稳定性方面考虑,实际上老的方案更加可靠。电表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毕竟电表是工业类产品,不是消费类产品。现在国内有些产品集成了部分的电路,还不是真正的单芯片,最多算是MCU的扩展。
问:目前国内电表市场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答:由于电表的需求量很大,所以现在进入这个市场的厂商很多,不同类的芯片都有不同的公司来供货。计量芯片主要被国内公司把持,主要是三家:贝岭、锐能和钜泉。MCU这块,国内公司目前只有复旦微电子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块竞争的厂家国内国外的不下10家,目前瑞萨(包括原NEC和瑞萨两个品牌)在这个市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现在占有率已经下降很多,因为它的集成度相对较低。液晶驱动主要是我们与罗姆在做,继电器驱动国内只有我们一家做芯片,时钟芯片Epson占有率最高。RS485芯片和EEPROM存储芯片比较通用,竞争的厂商就更多了。这个市场由于比较大,竞争对手其实是越来越多,当然也证明市场比较有活力。计量芯片是其中最具技术含量的芯片,也是贝岭的核心产品。
问:除了电表,贝岭还有哪些与智能电网相关的产品线?
答:除了电表与电网,我们还有电源管理和通信方面的产品。以后智能电表里会有大量的通信需求,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强项。10年前我们做过交换机的芯片,现在还有PLC的产品。以后甚至有可能电表的通信用光纤来传输信息,光纤传输以后会越来越普遍。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要电源控制,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全套产品,将来在智能电网里有用到,而且越来越多。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相关阅读:
• iSuppli:国家电网重组对中国电表市场影响重大
• 智能电网市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标准
9fue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