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强敌环伺,本土FPGA厂商突围之路不轻松

目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FPGA)市场里仅存的全球性公司全部来自美国。然而就是在这样高度垄断的环境中,一家来自中国的FPGA厂商,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终于首次迈进了“FPGA俱乐部”。今后,它能走多远?能走多稳?如何冲出强敌环绕的壁垒?

目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FPGA)市场里仅存的全球性公司全部来自美国。然而就是在这样高度垄断的环境中,一家来自中国的FPGA厂商,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终于首次迈进了“FPGA俱乐部”。今后,它能走多远?能走多稳?如何冲出强敌环绕的壁垒?本刊为此专访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明、及其业务发展总监王海力,共同探讨中国FPGA的突围之路。 突破口在哪里? 京微雅格前身2003年在美国硅谷创办,2005年与清华大学合作迁来北京,累计投资3000多万美元。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需要,2010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投入近1亿元人民币以加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公司原投资方亦追加投入近5千万元。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技术71项,正在申请的专利8项。已申请专利中美国专利56项,包括已获授权的32项;中国专利15项,包括已获授权的3项。 来自该公司的销售数据显示,2011年,其前两代产品CME1000和CME2000实现销售收入129万元,预计2012年实现1257万元,2013年6112万元,2014年则有望达到16194万元。王海力同时透露说,公司已经开始55纳米LP工艺CME4000产品系列的开发,计划于今年10月开始流片,芯片逻辑资源接近12K LE,IO功能将更趋完善。 刘明认为,作为FPGA领域的后来者,京微雅格在产品多样性、开发工具、软件包、硬件指标等多方面,与Xilinx、Altera这样世界级的公司仍无法相比。因此,选择和这样的对手直接“硬拼”是不明智的。作为一家完整意义上的国内FPGA厂商,要想突破业界巨头设置的重重障碍(技术壁垒、专利等),唯一的出路在于:跟随工艺前进的步伐,结合多变的应用需求,在系统层面探索出新路子。 刘明为此建议说,适时从“技术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公司,并建立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产品形态和市场策略,对京微雅格来说更为实际。具体而言,就是先以中低端产品占领工业控制、显示控制、数据安全市场,继而可关注汽车、消费类电子、安防应用,时机成熟后,再以高端产品进入通信、广播等领域。但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无论是FPGA生态系统建设,还是技术层面的突破,都需要时间。 为了在FPGA技术高度封锁的环境下生存并竞争,京微雅格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自我创新的概念和核心技术,包括微处理器与可编程模块的融合、高速布线网络DCC在互连架构中的应用,以及无缝的软硬兼容等。王海力表示,可配置应用平台技术CAP(Configurable Application Platform)是京微雅格践行其突破理念的重要武器,致力于为系统制造商和应用开发商提供高集成度、高灵活性、高性价比的可配置平台器件、IP以及相应的集成开发环境与工具套件。“我们最新一代的‘金山系列’在技术、架构上与Xilinx、Altera相比已处在了同一个水平上,只不过所做规模还比较小。”他说。 目前,金山系列采用TSMC 65nm工艺制造,产品容量为3K-6K,配置增强型8051 MCU、128KB SRAM和512Kb-4Mb FLASH。自主研发的Primace 4.0套件提供软件开发环境,不但支持在线调试和综合逻辑Verilog 95/2001/2005、VHDL 87/93等功能,还在易用性方面进行了增强,包括更加强大易用的IP配置工具和完善的手工布局功能。应用领域涵盖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加/解密、智能玩具和通信。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本文下一页:如何打造生态链?

相关阅读:
同台竞技,FPGA厂商抢滩市场
FPGA厂商为Xeon提速,对付金融及工业高计算性能需求
FPGA厂商降低成本抢市场,价格低至1.5美元Indesmc

{pagination} 如何打造生态链? FPGA产品的成功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持。如何开发出客户和消费者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然后通过合作伙伴或整机厂商将其传递到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创造商业机会,是每一家FPGA厂商面临的共同课题。 刘明强调称,国内企业如何高效地打造FPGA生态链,需要很好地思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FPGA将以什么形态出现在最终产品中?IP核还是分离器件?因为这两种不论是从研发技术上,还是研发成本上,均各有利弊。第二,工具和系统开发软件谁来支持?随着系统设计越来越复杂、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软件在保证产品上市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软件,一定会失败!很多startup公司之所以相继落马,就是源于软件不能很好地配合硬件工作。 他同时谈到的关键性因素还包括资金的可持续性、准确的产品定位、以及工程师的培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30多年来的时间里,先后有50多家公司都在一直从事PLD/FPGA的研发,其中不乏像Intel、TI、AT&T、Samsung、Lucent等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但为什么他们都纷纷倒下了?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话题。”刘明说。 他认为,5-7年的研发周期对FPGA来说并不足为奇,这期间将包括市场分析与定位、架构/硬件实现、软件支撑、芯片制程、测试、封装、筛选等多道关卡;软件可能也需要可能两代以上的迭代积累,才能匹配芯片的各项功能;再加之后续的市场推广等繁复工作,如果投资方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来给予支持,退出将是最终的结局。此外,这些公司都属于技术导向型,缺乏对市场的足够认识和重视,在投入8000万-2亿美金后,也不得不纷纷落败。 产品如何定位也值得探讨。目前,很多竞争对手都宣称可以将原有的高端产品向下兼容,从而发挥瀑布效应,以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刘明认为,对中低端的FPGA产品而言,成本、性能和功耗都是关键问题,如果没有架构创新,将很难立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京微雅格采取整合FPGA+CPU+RAM+Flash功能在单一CAP平台内的原因。 但即便同时拥有好的硬件和软件,如果缺乏强大的应用支持团队,其实也很难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王海力对此深表赞同,他表示,以京微雅格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IC公司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其实并不是产品研发中的know-how问题,而是如何让国产IC尽快地进入市场并得到认可。“市场竞争相当残酷,开发不出有竞争性的产品,就得不到各类使用FPGA作为核心器件的企业或整机企业的关注,也谈不上建立有效的客户快速沟通和问题解决机制,品牌形象更无从谈起。那么,这样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相关阅读:
同台竞技,FPGA厂商抢滩市场
FPGA厂商为Xeon提速,对付金融及工业高计算性能需求
FPGA厂商降低成本抢市场,价格低至1.5美元Indesmc

责编:Quentin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邵乐峰
ASPENCORE中国区首席分析师。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推荐文章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