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苹果要出智能手表的谣言传开后,可穿戴电子设备就越炒越热。现在除了“被推出”可穿戴设备的苹果外,各路大小巨头包括三星、谷歌、索尼、NIKE等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可穿戴产品,此外小米、百度、微软等也都觊觎这块蛋糕已久。
进入这个市场不难,但是做手环?手表?还是眼镜?你的可穿戴产品定位在哪?又想要实现什么功能呢?根据应用不同,我们姑且把可穿戴电子设备分为三大类:1、运动健康类,如Nike FuelBand、Jawbone Up、咕咚手环等;2、手机配件类,如Pebble、蓝牙腕表等;3、智能终端类,如Google眼镜、Android手表等。
不少人觉得,我已经有智能手机,不再需要一个有类似功能的手表,更别提用手表打电话了。因此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也许更适合作为手机配件,或是用作个人健康监测护理。后续待云端、大数据进一步完善,辅以深度定制的应用,才能真正使人们在“可穿戴”和“我也可以不穿戴”之间做出选择。
当前穿戴式市场还远未成熟,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产业爆发的瓶颈在哪?现在是否是厂商大规模进军的最佳时机?如何整合硬件、软件、应用以及运营服务等不同的资源?日前在深圳的一场穿戴式电子设备应用与技术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上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kex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本文下一页:可穿戴设备爆发的瓶颈在哪?
相关阅读:
• MCU厂商发力可穿戴,将低功耗进行到底
• Bluetooth Smart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在2014年增长67%
• 可穿戴设备背后,元器件厂商的争夺kexesmc
{pagination}
爆发的瓶颈在哪?
北京康智乐思CTO朱宇京觉得,目前的穿戴式设备火不起来,多是因为还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康智乐思旗下的一款手机App“大姨吗”近年来十分出名,是一个针对女性健康的经期管理软件,其功能对女性朋友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这正是抓住了一部分细分用户的“痛点”。朱宇京表示,如果一款可穿戴产品只是外观好看,却无实用功能,那只能为佩戴它的用户带来更多麻烦。所以消费者们喜爱的产品,它至少应该能够改善人们生活中的某一项。
来自一家制作电子手环公司的嘉宾对这个观点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在目前云端和大数据分析系统不完善的今天,去谈用可穿戴改善人们生活还太早。因为即使通过手环、手表搜集到了用户数据,也无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而如果把穿戴产品的外观做好了,至少人们会愿意首先把它当作一样漂亮的饰品去购买。
来自君正和光聚科技的嘉宾皆表示,目前穿戴式设备的定位不够清晰,它必须要有别于智能手机,聚焦核心在移动健康,呵护人体健康。穿戴式电子设备是一种消费类电子产品,而现在的厂商“过度消费”了消费者的意愿,把很多可有可无的功能放在可穿戴设备上,这样这个设备真的有必要去“穿”吗?能够针对每个人提供定制化的准确的信息,才是未来穿戴设备刚性需求的基础,最终目标是帮助用户实现自我的量化。举个例子说长期户外工作的人员需要随时分析周边环境指数,慢性病患者需要经常分析自身的健康指数等。
来自北高智科技的尚高明认为,现在的产业瓶颈在于缺少成熟的硬 件与方案。首先要有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厂商才能获得规模化数据,然后再思考提供什么有用的应用。作为方案提供商,他认为现金国内不少系统厂商已经被原厂或代理商“宠坏”,上来就要提供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完整硬件方案,其实做这样的新兴产品,是不太能采用手机、平板电脑那一套老方法的。
北高智科技产品经理尚高明
kex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本文下一页:何时切入市场比较适合?
相关阅读:
• MCU厂商发力可穿戴,将低功耗进行到底
• Bluetooth Smart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在2014年增长67%
• 可穿戴设备背后,元器件厂商的争夺kexesmc
{pagination}
何时切入市场比较适合?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嘉宾都表示越早越好,因为在2014年的CES上必定是可穿戴产品满天飞,如果你在别人已经出样品之后再决定进入,等待的你的是立项、开模、选方案等长时间的前期工作,等到你的产品出来,人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且批量出货了。至于产品形态,不需要一味去模仿别人,或限制自己的想象力,这本来就是全新的市场,至今还没有稳赚不赔的行业标杆。
至于今年是否是最合适的进入时间,来自某智能手环公司的嘉宾表示,MTK会在明年Q1推出专为可穿戴设计的SoC。其实连IC原厂大牛们都还在为可穿戴产品做定位,那么作为系统厂商就更应该在自己的定位上细分再细分。这个观点与“大姨吗”CTO朱宇京不谋而合,他也认为目前就三个字:不要急。多思考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因为没有特点的产品在这个时代会随时被扩充,随时被颠覆。
康智乐思CTO朱宇京
kexesmc
来自君正的嘉宾则表示,此时更适合有想法、有投入、想做有特色产品的公司进入,但如果不是这类公司,最好待苹果iWatch出来后,产品设计模具形成,再大规模跟进比较合适。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本文下一页:价格定位VS保密工作
相关阅读:
• MCU厂商发力可穿戴,将低功耗进行到底
• Bluetooth Smart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在2014年增长67%
• 可穿戴设备背后,元器件厂商的争夺kexesmc
{pagination}
价格定位VS保密工作
在价格这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上,某手环公司嘉宾大方坦言,现今大众对穿戴式设备了解不多,作为系统集成商,首先应该让大家有兴趣去把这个东西买回家,慢慢熟悉。所以他的意见是可以先粗放式销售,说白了就是价格战,他打算以99元的价格推出他们第一款量产手环。台下的观众听到这里坐不住了,一位来自德赛的观众在问答环节对这位嘉宾价格战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会损害行业利益。这位嘉宾表示,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希望价格战,而是大环境所逼。
国内目前在做可穿戴的巨头包括中兴、华为、小米、TCL等,即使小企业的产品比他们上市早,只要大公司一上来就玩低价策略,那死的一定是供应链差一些的小企业。所以国内已经养成了“与其被人家价格战死,不如一上来就挑战底线”的商业氛围。
小米更是深谙此道,内部人士称,小米创业的时候是严格保密的,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公司是雷军在做的,直到手机发布的时候,雷军才亮相。为什么会在之前一年半时间里严格保密?因为只要雷军一做别人都会关注,那时候公司还很小,大公司很容易把你超过去。
今年雷军在公开场合表示不看好产业链尚不成熟的可穿戴市场,小编表示理解。小米一向擅长模仿其他公司成功产品,加以互联网思维的包装,以及降低成本和售价的手段全面撒货,再期望通过后期形成的生态圈来圈钱。这回可穿戴做得好的全世界还没有,当然是“不看好”的,但谁知道除了小米,其他巨头会不会半路杀出,把小公司和白牌们一棍全打死呢?也许明年的CES上我们能窥探出一些端倪……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相关阅读:
• MCU厂商发力可穿戴,将低功耗进行到底
• Bluetooth Smart技术推动可穿戴设备在2014年增长67%
• 可穿戴设备背后,元器件厂商的争夺kexesmc
责编:Que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