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高通为啥要扎根贵州做服务器芯片?

一边是中国发改委对高通的垄断制裁,一边是高通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与布局,包括技术与资本的投资。真是“越打越亲热”,而它的背后是高通对于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高度重视与依赖……

原标题:高通总裁:为什么要与贵州政府一起做服务器芯片? 日前,贵州省人民政府与美国高通公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仪式,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揭牌。合资企业首期注册资本18.5亿人民币(约2.8亿美元),贵州方面占股55%,美国高通公司方面占股45%。双方表示,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将专注于设计、开发并销售供中国境内使用的先进服务器芯片。 美国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博利在仪式上称,组建合资企业是贵州省政府与美国高通公司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资公司注册地为贵州贵安新区,在北京设有运营机构。根据协议,美国高通公司将向合资企业许可其服务器芯片专有技术,还将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合资企业获得商业机遇和成功。 除此之外,高通公司会上还宣布了高通(贵州)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它会作为高通公司在中国今后的投资载体,今后在中国,特别是在大数据产业相关的很多投资,都会从这家公司进行。之前,高通公司在中国的多项投资还包括与中芯国际合作制造智能手机芯片,投资合资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以及设立1.5亿美元的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等。 很有意思,去年以来,一边是中国发改委对高通的垄断制裁,一边是高通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与布局,包括技术与资本的投资。真是“越打越亲热”,而它的背后是高通对于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高度重视与依赖。 高通与贵州政府的高调合作与发布会,可以说是2016年开年来,CES后IT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新闻,也为去年双方抛下的引子给出一个详细的答案。正巧在美国的CES上,《国际电子商情》有机会专访了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博利,当时就对贵州服务器芯片的合作很感兴趣,问了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涉及高通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策略,以下摘要与大家分享。 昌旭:Qualcomm以前是做终端相关的产品的,而现在进入新的数据中心业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领域? 德里克·阿博利:我想先谈一下我们在北美与Google、亚马逊、微软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相关进展。他们希望获得灵活的、定制的解决方案。在之前,我们的竞争对手有时会将ARM架构的服务器CPU定位为低功率、低计算能力的芯片;而我们有信心在同样的低功率下,带来更强的计算能力。数据中心的发展有过一些反复,不过生态系统本身并不是阻碍因素。也就是说,在过去,市场更多是在企业级服务器方面,软件也是标准化的,这让其他企业很难进入这个市场。而像Google、亚马逊和微软这样的大型数据中心,都在使用自己的架构和软件,这就提供了更多进入市场的机会。 所以,两个方面的原因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认为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ARM架构的CPU团队。其次,想要在数据中心处理器业务中获得成功,还需要在(代工厂的)制程工艺上领先。拥有一支领先的CPU团队让我们处于优势地位,规模化也让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处于一个领先的工艺节点。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地位是领先的。在中国,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方式很独特,在推动本土半导体创新方面与政府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 昌旭:有没有大数据项目的时间推进表?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去年10月的时候开始出样开发平台,我们还宣布了与北美数据中心生态系统公司Mellanox和赛灵思的合作。我们正在推进项目,您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听到更多新闻(编辑注:没有想到这么快,CES后立即与贵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昌旭:我们知道Qualcomm与赛灵思有合作。最近英特尔收购了Altera,那么Qualcomm是否会收购赛灵思来应对英特尔的行动呢?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对此不发表评论。但要说的一点是,Qualcomm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服务器CPU领域的领先地位。地位建立了之后,在数据中心领域拓展业务的机遇就会出现,可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也可能通过收购行为。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我们的产品。 昌旭:Qualcomm是否会与中国本土的IC企业合作开发数据中心? 德里克·阿博利:计划的第一步还是能在与贵州的谈判中达成共识。之后我们会在中国为这个合资企业寻求策略和投资两方面的合作伙伴。未来几个月将会有更多信息与大家分享。我们与贵州沟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和供应他们自己的、基于Qualcomm技术的数据中心芯片。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流通,也是帮助中国企业创造自己的产品。 昌旭:产品会服务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 德里克·阿博利:产品最开始主要是服务中国市场。 昌旭:为什么会选择落地贵州? 德里克·阿博利:与贵州的合作缘由有很多,在过去这一年我们其实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很多人可能并不相信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出决定,建立起这一重要的合资企业。但我想这对于我们的未来来说是一件好事。 贵州有着非常独特的资源,并关注绿色发展,这也是美国高通公司所关注的。再加上贵州要成为数据中心技术的领跑者,这也进一步使得我们能够做出决定,与贵州省建立起战略合作。


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与Qualcomm总裁德里克·阿博利为高通(贵州)投资有限公司揭牌
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美国高通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在中国的合作和发展,我们的合作伙伴覆盖了中国的各个产业,从电信行业到半导体行业。而今天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又揭开了新的一个篇章,因为今天我们正式开启了美国高通公司与贵州省政府的紧密合作,在中国贵州打造领先的服务于中国市场的数据中心技术。 数据中心技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预计到2020年,服务器芯片市场的规模就会达到150亿美元,其中有60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中国也成为全世界数据中心技术的第二大市场,同时也是这个领域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能在中国发展和部署世界领先的数据中心技术。 本文下一页:非手机业务占高通销售比例 {pagination} 昌旭:Qualcomm有云服务领域的计划么?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一方面会提供芯片、软件方面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完整的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健康医疗是我们投资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遵循的策略是“医疗物联网”(The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基本的思路是实现终端联网之后,我们也会提供一个平台来确保数据从终端传送到需要的地方(比如电子医疗记录或者医疗服务人员等。我们会先从远程家庭监测做起,Qualcomm去年收购了一个公司,让我们和医院有一些合作。总体来讲,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健康记录解决方案,无论是在家中、医院或诊所,你在任何地方的健康数据都能汇集成一个记录,你接受治疗的所有地点都可以获取您的医疗诊断历史记录。系统建立并且信息流形成之后,就会创造更多大数据方面的业务,比如数据分析等。 昌旭:未来高通主要的技术布局在哪几个方面? 德里克·阿博利:Qualcomm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仍会继续关注和大力投入,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发展大量新的机遇。比如我们在汽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也正在将骁龙820这类处理器的完整功能组合带入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中(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和奥迪的合作)。在汽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你们会看到我们更多的创新,包括先进的车对车通信系统(advanced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这里面一部分早期的解决方案是基于Wi-Fi的,其中大多数现在已经向LTE转化。所以这也是另一个很让人兴奋的发展方向。 我们认为一个企业要在IoT领域获得成功,秘诀之一是需要有广泛的创新资产储备,比如在计算、图形以及其他类型的处理技术方面,还有就是从各种蜂窝通信技术到蓝牙的连接解决方案上也需要有比较完备的创新组合。 所以IoT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应用组合,从无人机(基本需求与手机类似)到低功耗、长寿命的调制解调器(比如我们最新宣布的Cat-M,2节AA电池可以支持10年使用时间)。要把握这些广泛的机遇,我们必须要打造不同种类的芯片来应对不同的技术组合,解决不同的技术需求。 另外在60GHz技术领域我们也有不少新进展,我们在这一领域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我们很高兴看到有商用产品进入市场。这方面的产品类型也很广泛,从AP到手机(比如乐Max Pro)。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终端支持60GHz技术,目前还只是个开始。这项技术将让很多应用场景成为现实,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得以将内容在终端之间进行互传。未来,大家很可能会看到这种交互出现在手机的配件或其他周边产品上,从而减少很多目前使用的连接线装置,更多地通过无线来完成。我认为未来两年OEM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是值得关注的。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wifi网络业务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动态。在Wi-Fi领域,我们推出了支持Qualcomm Wi-Fi 自组网络(Self Organizing Network, SON)的芯片,实现我们在Wi-Fi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它将帮助提升Wi-Fi系统大量负载时的性能表现,保证每一个接入端的接入质量。 昌旭:目前,Qualcomm的非手机业务大概占营收的几成?未来五年大概是什么比例?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Qualcomm之后的发展重心是否会逐渐偏向物联网? 德里克·阿博利:2015年非智能手机的业务已经占到QCT业务营收的10%以上,并且我们预计未来的增长速度会继续加快。 其实,IoT的机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们在手机业务中的投入。因为许多技术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这些投入其实能够同时帮助到两条业务线。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说在其中哪个业务投入更多,而是要保证把我们的投入放到核心技术上,这样既能引领智能手机市场发展,也能为物联网领域打开机遇。 《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最深度电子市场行情趋势报道,请关注“国际电子商情”公众号

责编:Rain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推荐文章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